-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州古代寺院藏书贡献
苏州古代寺院藏书贡献
[提要] 苏州古代寺院藏书是苏州古代图书事业的主体之一。苏州古代寺院藏书一方面使苏州古代佛教事业得到发展,藏书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苏州写经、刻经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苏州;寺院;藏书;贡献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苏州,北依长江,西滨太湖,风物清嘉,人文荟萃,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在恢弘博大的吴文化宝库中,苏州佛教文化以其超凡脱俗的韵味和庄严古雅的风姿为世人所瞩目。早在三国吴赤乌年间,大乘佛教传入苏州,苏州古代寺院藏书也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兴起。
千年斗转星移,古城沧桑几度,苏州古代寺院经各个时期的求经、赠经和购经,使藏书在吸收文化经籍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寺院藏书特色、体系,与苏州官署藏书、学校藏书、私家藏书共同形成了苏州古代图书事业的主体。苏州古代寺院藏书的历史与特色在苏州藏书史上独树一帜。
一、苏州西园戒幢律寺藏书的历史与特色
西园戒幢律寺简称西园寺,坐落于苏州城西阊门外,东靠以古典园林闻名的留园,西邻幽寂的寒山古寺,北倚美丽的虎丘风景区,南临阊门运河,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寺内古木幽深,梵宇重重,绿茵曲水,鸟语花香,经声梵乐中怡然使人步入了一个清净庄严的伽蓝圣地。
西园寺创建于元代至元年间(1264~1294)始名归元寺,距今已有700年的历史。明嘉靖(1522~1566)之末,太仆寺卿徐泰时构筑东园(今留园)时,把已经衰落的归元寺改建为宅园,名西园。徐泰时故世后,其子徐溶舍园为寺,取名复古归元寺,并于崇祯八年(1635),延请报国禅寺茂林律师任住持,改名戒幢律寺,该名反映出寺院高树戒律之幢,以戒为本、以律为宗的立寺原则。经茂林律师及尔后数代住持的努力,西园寺成为律宗道场,法会盛极一时,列为江南名刹。惜于清咸丰十年(1860),毁于兵燹,只剩下残垣颓壁、荒草萋萋。光绪年间,浙江按察使盛康与吴郡士绅共同倡议修复西园寺,请紫竹林寺方丈荣通及其徒广慧来主持此项工作任务。广慧法师自承担大任之后,任劳任怨,全力以赴。他托钵四方,化缘重建戒幢律寺。从43岁到73岁,在30年中先后修建了大雄宝殿、观音殿、罗汉堂、天王殿、放生池及安僧的配套设施,待基本形成了全寺的建筑规模,及完成了内部塑像,已是民国十五年(1926)。广慧法师重振寺宇,劳苦功高,西园寺再度成为吴门首刹。
西园戒幢律寺历来重视对法宝经书的收集保存工作。早在清代咸丰年间,在经历了洪杨兵燹后,广慧法师一方面不辞辛劳,进行着伽蓝的重建;另一方面酝酿着迎请《龙藏》的计划。终于在光绪二十九年,因缘成熟,他亲自晋京,迎请到这部属于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官府刊刻的汉文大藏经。整部藏经为梵箧本,共七百二十四函,一千六百六十九部,连同旧有的藏经,一起珍藏在藏经楼中。其后几经沧桑,至本世纪五十年代初,明开法师主持西园寺工作,他更加关注这些藏经,小心翼翼地保存着这些难得的法宝。当“文革”浩劫来临之际,眼看着这些法宝将毁于一旦,他冒着生命危险,用自己的智慧、勇气,找到当时相关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说明经书的重要,在他的苦口婆心和情理互动之下,管理部门最后同意将经书封存。在1970年以后的那段艰难的岁月中,他又会同安上法师陆续整理藏经,一共整理出(含编目、分类)经书合计六万余册。
“文革”结束后,寺院作为全国重点开放寺庙,在向外开放之初,他就与安上法师一起确立了三个基本原则,其中第一个就是“重视文化建设”。以后的几年时间里,又陆续购买了大量经书,至今,部分书的扉页和封三上仍钤盖有明开法师和安上法师的印鉴。当我们摩挲这些藏经时,不能不佩服二位法师的眼光,是他们使这些经籍得以保存,使西园寺成为全国保存经书资料最丰富的寺庙之一。
当普仁大和尚接任西园寺方丈后,更是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在原来藏经楼藏书的基础上,开设了“戒幢佛学研究所图书馆”,设址于丈室法云堂对面楼中,整个图书馆加上旧有的藏经楼,占地面积达600多平方米。并陆续从海内外请购了《大正藏》、《嘉兴藏》、《卍字续藏经》等十余部藏经及近代金陵刻经处刊刻木板经书多种,并收藏了泰文、巴利文经典等大型丛书多种,还请湛如法师等在日本购买了好几批日文佛学典籍。
在收集佛学经典的同时,并收藏有《二十五史》、《四部备要》、《册府元龟》、《全唐文》、《中国通史》、《道藏》及《中国西北地方文献丛书》等传统文史哲典籍。随着近年来敦煌学的兴起,为了满足大家研究的需要,特迎请了《敦煌宝藏》全部,计140册,还收集了《俄藏黑水城文献》、《俄藏敦煌文献》、《英藏敦煌文献》、《甘肃藏敦煌文献》、《浙江藏敦煌文献》等大型书籍多部。目前,图书馆藏书达8万余册(包括藏经楼古籍6万余册),同时又征订学术期刊、大学学报及其他报刊百余种,为借阅者拓宽眼界起到良好的作用。
丰富的藏书引起了教内外人士的极大关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