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茶薪菇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茶薪菇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茶薪菇(Agrocybe aegerita)又名柱状田头菇、柱状环锈伞、杨树菇、茶(树)菇、油菜菇、柳环菌、柳菇、柳松茸等,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粪绣伞科、田蘑属。其营养价值、药用保健疗效高,被誉为“中华神菇”,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10大畅销菌品之一,具有较高的栽培推广价值。几年来,笔者参照有关标准从事茶薪菇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成效显著:菇品外观质量好,畸形菇率仅1%~2%。袋栽生物学转化率80%左右,可采2~3潮菇;而覆土栽培生物学转化率为100%~120%,可采5~6潮菇,按鲜菇市场售价4~6元/千克,333平方米菇棚每年栽培30000袋,产量750千克,纯获利15000元左右。
一、栽培场地选择
栽培场地选择清洁卫生,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周围2公里以内无“工业三废”污染源,离医院、学校、居民区、公路主干线500米以上,大气、灌溉水、土壤质量符合GB/T18407.1-2001要求的地方。
二、栽培季节
茶薪菇可在春、秋两季栽培。春栽2~3月制菌袋,适当加温,4~6月出菇;秋栽8~9月制菌袋,10~11月出菇。春栽产量高,但成本 也高。为降低成本,以秋栽为宜。
三、菌种选择
选择菌丝浓白、粗壮、高产、抗杂能力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菌种,如“景茶3号”、“景茶5号”等。
四、培养料配制
1. 棉籽壳77.5%,麦麸20%,石膏粉1%,蔗糖1%,过磷酸钙0.5%。2. 棉籽壳78%,麦麸20%,石膏粉1%,红糖0.5%,生石灰粉0.5%。3. 玉米芯(麦秸)粉42%,木屑34%,麦麸22%,石膏粉1%,生石灰粉0.5%,过磷酸钙0.5%。4. 杂木屑35%,棉籽壳30%,麸皮25%,菜籽饼3%,红糖1%,碳酸钙1%。
按配方拌料,使料水比为1 1.3左右(用手抓一把培养料,指缝间有水滴,但不下滴),pH值调到6.0~6.5.在水泥地面建堆。建堆处中心用砖块搭1孔,孔上盖几根麦秸后,以砖孔为中心添加培养料,堆成高1.0~1.2米,宽1.5米的料堆,拍平料面,用木棒从料顶对着中间的砖孔打一洞,在料次顶处插1温度计,盖上塑料薄膜,3~4天料温达60℃后第2日翻堆,同时调节培养料含水量至65%左右;重复前述操作,料温再达60℃时第2日散堆装袋,堆料发酵时间7天左右。培养???发酵成熟时呈棕褐色,腐熟均匀,颜色一致,质地松软,有浓香酒糟味,料内有一定放线菌,pH值为5.5~6.0。
五、菌袋制作
选用15~17厘米×35~37厘米×0.005厘米低压聚乙烯(如高压灭菌选用聚丙烯)袋,每袋装料720~750克(合干重350克),下松上紧,高14厘米左右,整平表面,中间用直径2厘米的木棒打一洞,深达料的2/3,拔起时不要将料面松动,及时套上套环,常压灭菌,4小时内温度上升到100℃,保持12~14小时。在制作过程中严防料袋刺膜穿孔。灭菌后将料袋趁热搬进杀菌消过毒的接种箱或接种室,用波长2~3×10-7米的紫外灯照射20~30分钟,待温料降至30℃以下时接种。接种前,接种工具、人手用75%的酒精擦拭。接种时,首先将菌种上层老化的部门扒掉1薄层,然后掰成蚕豆大小接种,每瓶菌种(750毫升)接30~40袋。
六、发菌管理
发菌在干净、通风、干燥、避光的培养室内进行。培养室使用前用福尔马林80毫升/平方米+高锰酸钾40克/ 平方米进行熏蒸。期间密闭室培养,2小时后开窗换气,再过24小时后将菌袋放入。发菌期间,控温在25℃~28℃,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65%~70%,暗光环境下经常通风换气,每隔7天喷1次80%的敌敌畏乳油500倍液以防治病虫害。待菌丝过肩后松绳,通风换气,但不可过猛,培养室保持1.2个小通风口即可。外界风大时,不要让大风强烈灌入。外界温度低于15℃时,仅在中午12:00~14:00通风换气1~2小时;外温高于30℃时于早晚通风换气30分钟。室内相对湿度超过70%时,除加强通风换气外,可在室内放生石灰块除潮。发菌期间温度低于10℃较长时间,而菌丝已吃料较多时,可用消过毒的大头针刺数十个孔以增氧刺激菌丝生长,一般接种后40~45天菌丝可发满袋。
七、出菇管理
1. 不脱袋不覆土出菇
菌袋发好后直立排放,也可袋口对光墙式堆叠,拉直袋口。直立排放袋口上盖旧报纸保湿。菌丝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料面初时有黄水珠,继而变褐色,随后逐渐形成原基,再形成小菇蕾,此时提高空气相对湿度85%~90%,早晚向地面和报纸上喷水保湿,光线保持明亮,控温在18℃~25℃,昼夜温差7℃~8℃,一般开袋后10~15天子实体大量发生。子实体生长期间保持稳定通风,控温在15℃~28℃,保持空气相对湿度90%~95%,光线同样保持明亮。
2. 脱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名师课件.ppt VIP
- 网络服务业网络安全保障与应急响应机制建设方案.doc VIP
- 2025年高中《通用技术》考试卷(含答案) .pdf VIP
- 堰水力计算水利工程.xls VIP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知识点背诵提纲.docx VIP
- 2025 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 Python 编程挑战赛(个人赛)初中组决赛模拟试卷(一).docx VIP
- 一种推送滚轮.pdf VIP
- EPC项目:基于风险管控的质量体系构建与实施.docx VIP
- 4洗涤剂总活性物的测定.pdf VIP
-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松龄血脉康胶囊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