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天使——谈刘瑾摄影作品中天使形象.docVIP

守望天使——谈刘瑾摄影作品中天使形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守望天使——谈刘瑾摄影作品中天使形象

守望天使——谈刘瑾摄影作品中天使形象   从《青春残酷》、《受伤天使》到目前的《戴眼镜的人》,观念摄影是我创作中的重要部分,当代观念摄影某种角度来说源于20世纪上半期先锋艺术家对观念艺术、行为艺术的记录,发展至后来,艺术家开始观念的表达为核心进行摄影创作,这种观念的诉求拓展了传统摄影的语言表达。我的观念摄影创作包括了各种手段方式:利用身体的行为、对场景设计的摆拍、偶发的行动、社会研究等。从我自身的创作体验来说,当代观念摄影和传统摄影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是用各种方式在制作图片,最重要的是方法,后者是等待记录图像。两者由于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大相径庭的美学语言,但这并不冲突,我在新的观念摄影的创作中,有以传统摄影的美学为基调的作品系列。无论传统摄影还是观念摄影本质上都是人们对于世界的观看和思考的一种方式,在当下最重要的是每个艺术家发展出自己对世界独特的观看以来探讨人类生存的本质。   ——刘瑾   天使是侍奉神的灵,受神的差遣去帮助需要拯救的人类,传达神的意旨,是神在人间的代言人。自西方宗教神话诞生以来,天使的形象不断地丰富。守护天使、死亡天使、火炎天使、爱之天使、光明天使、乐园天使、黄道天使、和平天使……天使已深入人们的记忆中,成为美好的化身。最令人感动的是文德斯《柏林苍穹下》中的天使,天使站在教堂顶端,胜利天使像旁,以俯视的角度和悲悯的情怀体恤人间,超越了宗教的关怀与哲学的慰藉。西方的天使形象在刘瑾的作品中不断的出现,从《798工厂——受伤的天使》(2005)、《孤独的天使》(2006)、《城市的黄昏》(2006)等作品中,天使似乎成为他近两年来创作的主线。在他的作品中,洁白的羽翼沾满了鲜血,天使的寓言感性的演绎着,天使的故事在城市化所带来的大废墟中被重写,他成为一种超越历史,超越能指迷宫的历史所指。天使既是隐喻也是转喻,刘瑾作品中的天使转向了中国当下的历史现实,走向观念的精神寄所,成为艺术家内心深处感受的代言。将自己装扮成天使的刘瑾似乎想要追寻一种“纯精神”的状态存在,在历史中重探被遗???的宗教清泉,展现了一种集体信仰的需求。他在时空中穿梭于城市,栖落于城市的各个角落,从一个故事走向另一个故事。   身体是刘瑾作品中的重要媒介,这源于一种纳西瑟斯似的自恋式的表演欲。身体为其作品提供了一种图像的可能性,身体是表演的主体,一种针对外在环境的参与者,是艺术家传达理念的媒体。刘瑾在使用身体媒介时,其态度已表达出创作的理念,身体既是情色想象的场所、人际沟通的媒介,也是短暂、易腐的存在,其肢体的雕塑和意义的传达在交涉中寻求。身体的个人关注被降低,从而使身体更具有一种公众的属性。身体在经历压迫、折磨的限度考验后,所带来的是一种超越自然层面的精神上的负面压力,一种面对外界无法自解的伤痛,一种对生存状态的质问。身体摆脱了与精神的二元对立,不再是一个物质性的领域,身体与社会和人性的结合,充满了文化属性的概念。   城市犹如一个生命机体,记忆的吸盘附着在质感丰盈的城市背景上,这个空间的布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呈现着一种自然的状态。随着经济的发展,短暂的时间内城市空间地迅速更替,粉碎了人们的集体记忆,城市建筑的物质性与固定的空间格局被釜底抽薪,古老的旧式建筑不被缅怀地在推土机下一一辗过,记忆中的自然美景被水泥森林所替代。刘瑾的《受伤的天使》系列展现了一个被各种想象和欲望分割的城市,社会变革所带来有形的物质空间不断地用现代化的墙擎天而立,无形的人文心理空间则进入墙崩瓦解的危机。传统都市空间的消失不仅仅是物理建筑空间的消失,实质上是整个文化与历史空间的消失。新的城市由不同的动机、目的、手段和建筑材料堆砌起来,人们生活在断裂与非连续性的空间中,个人与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冲突,一种莫名的悲哀和令人窒息的压力油然而生。狭小的个人空间,腐化的社会风气,陌生的人群,无法释怀的压力最终变成了一种伤害,受伤的天使在城市上空俯望,时而落在庞大楼宇的脚手架上,时而悬吊于巨大的铲车上,时而驻留于名胜遗迹中,对于个体来说,期望肉体征服城市的钢筋水泥是一种不可及的幻想,但这成为艺术家自我救赎的心灵体验。艺术家带着迷惘的悲调,用身体对抗着物质化的进程,用身体的温暖去呼吸物质最冰冷的部分。《中国妇女活动中心》中,女人是男人欲望的客体,充满活力的欲望之城是艺术家遥望的庞大机器,在一种东西混合、新旧杂陈的混沌状态中,人们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向往着穿透传统约束的行为解放,在贪婪的阴影下放纵着权力与情欲。   《失乐园-1》宛如一场视觉飨宴,波普似地展现了一个宏大的天使群,在一个绿茵茵的自然环境中,漂浮着来自人类文明的废弃塑料袋,它已经成为刘瑾作品中漂浮的标志,使人们的想象坠入工业污染的旋流,成为淡淡而难言的一种乡愁。《失乐园-1》系列充满了隐约、暧昧和模糊的指向,巨大场景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