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席曼诺夫斯基《第四交响曲》(Op.60)音高组织研究
席曼诺夫斯基《第四交响曲》(Op.60)音高组织研究
文章编号:1003-7721(2012)04-0003-10
摘 要:席曼诺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是其晚期最重要的大型乐曲之一。它力图融合交响曲与协奏曲两种体裁,强化独奏乐器与乐队的交融,突显交响性。文章围绕音高组织的主题与结构、和声与调性、织体设计等来阐述其特征。
关键词:席曼诺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1882-1937);《第四交响曲》;主题;结构;交混结构(hybrid Form);和声;调性;双调性(bitonality);调性不明确(vague);织体;固定节奏音型(Rhythmic Ostinato);异质层分型织体(Stratification Texture);同质一体型织体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2.04.001
作者简介:杨和平(1971~),男,文学博士,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讲师(武汉430060)。
收稿日期:2012-06-01
从演奏与理论研究而言,席曼诺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1882-1937)的创作曾长期遭受冷遇,在我国如此,西方亦如此。近三十年来,其作品的演奏与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境遇大为改观,作曲家的声誉也得到了弘扬。
本文研究的《第四交响曲》(Op.60)属其晚期创作的最后两首大型作品之一①,完成于1932年6月9日,作品题献给波兰钢琴家阿图尔·鲁宾什坦。席曼诺夫斯基把它既作为交响曲系列的第四首,又将该作附注为“交响-协奏曲”(Symphony Concerto)②,力图融合交响曲与协奏曲两种体裁,强化独奏乐器与乐队的交融,突显交响性。
同年10月9号,该作在波兰的波兹南(Poznań)首演,钢琴由作曲家本人担纲,费太贝尔格(Grzegorz Fitelberg)指挥波兹南管弦乐团协奏, 获巨大成功。作曲家在给索菲亚·柯钦斯卡(Zofia Kochańska)的信中写道:“你能想象这对我而言是多大的一件事,演奏好极了,以至于我不得不再次完整演奏了整个终曲(第III乐章)。”[1]其后,该作在波兰及欧洲各地巡演,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
席氏的晚期创作常被贴上民族主义③的标签,这首作品也有这样的特点,如第三乐章借鉴波兰奥别列克(Oberek)舞曲、玛祖卡舞曲来创作。该作是席氏一生创作的集成之作,早、中、晚三个时期???语言风格在其中绵延混合,既有德国晚期浪漫主义如理查·斯特劳斯、瓦格纳等作曲家乐队写作技术的影响,也有法国印象主义和声的影响,还有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和声语言的影响等等。
本论文主要围绕音高组织来探讨,分析方法上除了主题分析、曲式分析之外,还借鉴了申克与集合理论,具体内容从如下三个方面展开,一,主题与结构;二,和声与调性;三,节奏与织体等。
一、主题与结构
作为交响-协奏曲,钢琴作为独奏乐器具有重要地位是没有疑问的,除了第二乐章外,钢琴一直有着突出表现,在第一乐章的再现部、第二乐章的结尾,均有华彩段设计。但炫技性不强,一方面是席氏对炫技兴趣有限,另一方面是“使他自己能容易地演出,而且也能与他的听众沟通”,虽然该作题献给了阿图尔·鲁宾什坦,实际上是“为自己弹奏而写的”。 [2]钢琴与乐队的竞奏设计是平衡的,如第一乐章主部主题由钢琴陈述,而展开部分则采用交响性的写法,突出乐队部分;副部主题第一乐句先在乐队(长笛)上陈述,第二乐句则交由钢琴演奏等等。
在突出交响性方面,一方面乐器之间有着精巧、缜密的应答设计以及大量展现乐器技巧的快速音型,配器老练,乐队音响丰富;另一方面,如约瑟夫·科尔曼(Joseph Kerman)所言,为加强独奏乐器与乐队的交融,有时候会“把个别乐器提高到第二独奏的位置上” [3],这首作品中,长笛、小提琴、小号等被提升至这样的位置,另外,充分发挥五件打击乐器即定音鼓、三角铁、小军鼓、钹、大鼓的作用,它们是下文述及的“节奏结构”承载体之一。
从主题而言,该作中有4个具有重要地位的主题,除终曲固定基础主题外,其余3个主题的共性特征是:横向上,动机模进、衍化,采用同主音交替或半音化的旋律,常升高IV级、降低VII音,句法不对称;纵向上用同一动机衍化出两层或多层织体;结合固定节奏音型(Rhythmic Ostinato)织体加以发展等。
主题布局上有一个独特设计即主题循环,第一乐章中的主、副部主题循环在后两个乐章出现,即主部主题在第二乐章的尾声中再现,副部主题在第二乐章与第三乐章的中部以派生体出现。
从结构上而言,这首作品遵循着传统协奏曲的三乐章结构,关于该曲创作构思,席曼诺夫斯基曾如是说:
“第一乐章曲式上接近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媒介公共关系对物质资源管理整合功能.doc
- 媒介化社会新闻传媒使用与管理.doc
- 媒介生态学视野下微博自净化研究.doc
- 媒介素养政府公信力基础.doc
- 媒介融合国际经验及发展趋势探析.doc
- 媒介融合前世、今生和未来.doc
- 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影响.doc
- 媒介融合对电视业影响及对策.doc
- 媒介融合时代地方报业数字化转型策略探析.doc
- 媒介融合时代广播人才培训策略.doc
-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题库及答案.docx
-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 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财务会计)模拟试题及答案(2025年西藏).docx
- 医院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总结报告.docx
-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考试题目及答案.docx
-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模)化学试卷及答案.docx
- 老师的课件app教学课件.pptx
- 医院会计笔试题目及答案.docx
-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适应性训练(三模)化学题库及答案.docx
-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考试题目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