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技术与艺术之间当代旧体诗词创作困境与出路
技术与艺术之间当代旧体诗词创作困境与出路
泱泱中华向来号称诗的国度,几千年来流传的诗歌不但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自20世纪初新文学兴起以后,传统诗歌(为了与白话诗或曰新诗区别开来,一般被称作旧体诗词)就逐渐没落,虽然仍然不乏爱好者(就作者数量而言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可惜作品数量虽多,质量却很难保证,其整体的创作水准显然在严重下滑。如何继承和发扬旧体诗词这种优秀文化,是值得当代诗人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问题。
一、 技术与反技术:诗词创作之没落
文学创作的主体是作者,当今旧体诗词创作没落,论内在原因当然要归咎于作者群。胡适曾说:“文学史上有一个逃不了的公式。文学的新方式都是出于民间的。久而久之,文人学士受了民间文学的影响,采用这种新体裁来做他们的文艺作品。文人的参加自有他的好处:浅薄的内容变丰富了,幼稚的技术变高明了,平凡的意境变高超了。但文人把这种新体裁到手之后,劣等的文人便来模仿;模仿的结果往往学得了形式上的技术,而丢掉了创作的精神。”[1]各体文学大多都是起源于民间(当然也有例外,如赋、骈文和八股文就是纯粹的文人创作),这是因为“民间”意味着一个巨大的作者基数,所以从中能够经常产生新的东西。一般说来,民间文学的长处在于率真、鲜活,而缺点则在于浅俗,这个缺点一旦经过文人的改造,便能够达到某种合适的平衡,这就是“艺术”。而一旦文人投入过多,求“雅”的倾向便会越来越强,最终不免流于繁琐、造作,从而失去鲜活的本真——这就是“技术化”。诗由古体而格律化,便是“技术化”的最明显表现。有人说:“唐以前诗是长出来的,唐诗是嚷出来的,宋诗是想出来的,宋以后诗是仿出来的”[2],这段话也生动地说明了诗创作嬗变的技术化趋势。清末“同光体”“宋诗派”的出现,更是一次技术化的回光返照。一切思想和艺术,在其发生期和上升期,往往都是鲜活的,因为那是一种源乎天籁的简单人工,自有其直指人心的感发力量;而当这种内在感发的生命逐渐消磨之后,就必须依靠外在的形式技巧来继续其演???。诗词也正是如此,一旦到了必须用功力来雕琢、用学问来填充的时候,那就埋下了衰落的伏笔。所以王国维先生明确指出:“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3]这种技术化可谓是创作衰落的内在原因。
至于外在原因,则是主流文学批评左右了审美导向,这种导向反过来对创作产生消极影响。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创作兴盛则批评不兴,批评发达则创作衰落,某种文体繁荣的时代必然是其创作优于批评的时代。例如唐代是诗的黄金时代,但是诗学批评几乎付诸阙如;宋代诗学批评乃方兴未艾,而诗的创作成就即公认不如唐代;词的创作在宋代达到高峰,但词学批评也多是片言只语,而一自词学批评兴起,词之创作便也滑坡了。所以可以说,批评的兴盛与创作的衰落是互为因果的。就作家个人而言,批评与创作难以兼擅,这在文学史上也可谓众所周知。因为旧体诗词的创作更多依赖感性的传达,文学批评则更多借助理性的思辨,而过分的理性无疑会对感性的文学创作造成戕害。因为愈是到后来,作者、读者对前代作品的阅读(接受)愈多,对已有的文学批评就会产生赞成或反对的意识,头脑中也就自觉或不自觉地有了想要靠近或远离某种标准的倾向,因而在创作之前就先有了种种束缚,这就是批评对创作的隐性制约。这样一旦某种主流的审美导向形成,必然对创作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对当今的旧体诗词创作现状而言,近现代以来主流的审美意识难辞其咎。在现代的文学史中,艺术变成技术是一种公认的堕落,这就引起了认识上的一种理性的反动,导致矫枉过正地抛弃技术。实际上完全否定技术也无法达到真正的艺术,由于对技术化弊病的夸大而产生“反技术化”的导向,实在是过犹不及。不幸的是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在建国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文学教育实际上割裂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片面强调前者,造成审美导向上产生了相当的偏差。说诗则去典雅化,强调通俗性、人民性、阶级性等等,词则推崇所谓“豪放”风格,这就造成很多作者率尔操觚、粗豪叫嚣、不顾格律的恶习,其余风至今尚未消歇。这种对技术的忽视当然会引起新的问题。从实践结果来看,上世纪的“工农兵诗词”,到如今的“老干体”,都可谓是“反技术化”的典型案例。这类旧体诗词,技术层面尚且不能过关,又遑论艺术?
当今高校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也加剧了旧体诗词创作的困境。现代学术界对待旧体诗歌有所谓“新派”和“旧派”之分,“旧派”与晚近以来的诗词名家有过密切的接触,而且本人也可称作手,其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非常关注诗词之本身,而且特别重视创作之传承,如龙榆生、夏承焘等人;“新派”则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应用记忆规律提高《剑桥商务英语》教学效果思考.doc
- 应该认真思考中国文化教育传承六个“W”和一个“D”.doc
- 店长终端销售“主角”.doc
- 店长荒下新型店长成长.doc
- 废弃塑料回收物流与再利用研究.doc
- 废弃半焦粉制备型焦共炭化工艺研究.doc
- 废弃航天器回归之旅.doc
- 度假酒店设计新方向与发展趋势.doc
- 康健一和他中式情结.doc
- 康巴藏区文化转型传播学研究.doc
- 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编程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公安执法公务员考试真题试题及答案.doc
- 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的创新实践与案例分析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地理教学中遥感技术的应用案例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元文化音乐与本土音乐教育的结合研究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公公务员考试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 高中数学教学中分形几何与动态几何软件应用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蕲春实验高中考题及答案.doc
- 公开招考乡镇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 基于物联网的初中语文诗歌环境感知教学课题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