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洋房子”大山深处顶级私家博物馆.docVIP

涪陵“洋房子”大山深处顶级私家博物馆.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涪陵“洋房子”大山深处顶级私家博物馆

涪陵“洋房子”大山深处顶级私家博物馆   那栋低调的中西合璧式老建筑         很多长途跋涉来“洋房子”看古董的人,多半吃了“闭门羹”,迎接他们的常是紧闭的铁门和咆哮的藏獒。一个在涪陵呆过的朋友告诉笔者,其实“洋房子”并非不可进入,只是需要预约。虽然说它是一处私人庄园,但也是半开放的会所,里面曾经摆出过天价国宴用餐的瓷器,那是房主的收藏品——一套印有国徽的国宴瓷器,还专门请了国宴级厨师来做菜,享用这样的宴席,感觉应该很霸道。   按照朋友的建议,笔者从涪陵城区出发,先到达明家乡。向当地人询问得知,这里已更名为大顺乡,距我们要找的“洋房子”还有一段路程。   经过约莫半小时的行驶,终于,一栋西式老建筑出现在眼前。整个建筑高大挺拔,方正规矩,一眼看过去有点像遵义会议旧址,确实有民国建筑的风范。在偏僻的山区场镇上,它所处的位置较高,显得格外大气,又有几分遗世独立的孤傲味道。这不禁让人揣测:它的主人当年也许是一个新派人物,不愿受到传统生活的束缚,热衷时髦的西方生活。   “洋房子”前是一方敞开的院坝,中间矗立着一个用条石打成的门坊。走近些看,门坊上面竟然刻有毛泽东语录“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院坝一侧是一个新造的游泳池。池畔,一棵老树在细雨中伸展着繁盛的枝叶。院坝一角的木棚,是数条价值不菲的藏獒和藏狮的住处。   站在院坝上看“洋房子”,虽然当地人说有三层楼,其实我们只能看到两层楼。楼的外墙是白色,四围是宽大的外廊道。廊道上的方形廊柱为青砖砌成,廊柱间采用了古罗马的卷拱建筑形式,透出浓浓的欧式情调;而歇山顶式的楼顶,却又是典型的中式风格。         阁楼里价值连城的藏品      进到楼内,才知道“洋房子”的第三层楼其实是一个阁楼。而房主的藏品多数陈列在第三层阁楼里,即引起人们极大兴趣的私家博物馆。要去阁楼,需从狭长陡峭的木质楼梯上去。小心地拾阶而上,只感觉脚下木楼板在轻轻颤动。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阁楼,眼前的景象着实???人惊叹,在100平米左右的空间里,摆着青铜器、陶器、木器等古董。细细地看过去,有战国的青铜器、唐三彩、武则天时期的铜镜、民国的盘子、国民政府主席杨森用过的瓷面小桌、苗家土司的龙袍……   这么多藏品之中,最为访客赞赏的是“十一面观音”佛像,据说这也是房主最珍爱的藏品。其精妙之处在于,工匠在雕刻时选用了鹅卵石,将书卷、送子、千手等十一个观音头像汇聚在一起。佛像既展示了工匠们精湛的工艺,又体现了古人独特的构思。遗憾的是,这尊精美的十一面观音像,并不完整,只有头像。玻璃柜中的射灯照亮了佛像颈部切割痕迹,观之令人惊心。仅从佛头大小来推测,这尊佛像的佛身部分应该有真人的两倍大。   阁楼里的藏品已算是惊艳了,然而二楼还有号称“镇宅之宝”的清代古董床。据说,当时为了把它运到涪陵,房主动用了两辆大卡车,将它分拆开来,密封运输,最后请专家按原样重装。在二楼的一个房间里,笔者见到了这张传说中价格超过600万的床——清代月洞木门床。它的外观很简单,也没有繁复精致的雕花装饰,贵在材质的稀有。床的原材料是花梨木,属于红木的一种。要做成这样一张床,所需要的原木直径至少得有2米,生长年限超过上万年。由于人们对花梨木的追捧,导致过度采伐,加之生长速度缓慢,这样大的木材现在已经绝迹了。笔者后来查了一下相关资料,此床在重庆仅存两张,一张在“洋房子”,另一张曾在三峡博物馆展出,后来却再不见踪影。   还有一张五檐床不得不提。因为它有五层床檐,故称为“五檐床”。床檐正上方雕有莲花,四周又雕有梅花,凤凰等,栏杆把手饰有莲花,喻意吉祥如意。有意思的是,无论是当地乡民还是访客,都对这张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人对床的档次提出过异议,认为它还算不上古董床里的上品,因为以前的富人为显排场,家里摆个九檐床也是极其普遍的。关于床的原有者更是众说纷纭:有人说,这么精致的床,肯定是大户人家闺阁里摆的女儿床;也有人反对这个观点,觉得古代人重男轻女,不可能花一大笔钱给女儿打造如此精美的床,倒像是富贵之家结婚用的婚床。不过,许多看过这床的大顺乡人都感慨说,在上世纪70年代,大顺乡有不少类似的雕花床,很多人小时候还睡过,不过大都在上世纪80年代未、上世纪90年代初低价卖掉了,谁也没想到这东西还是个值钱的宝贝。         神秘的“洋房子”主人们      看过这风格独特的“洋房子”,欣赏了这些珍贵的藏品,人们难免要心生疑惑,是谁建了这所房子?舍得在这偏僻乡间陈设贵重藏品的人究竟是何人物?又是如何和大顺乡结缘的呢?查阅史料才知,在遇到现任的主人之前,“洋房子”换过两次主人,曾经险遭废弃,又巧遇贵人得以重生,可谓身世曲折。   “洋房子”的第一位主人,即修建它的人,是大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