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诊治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诊治
摘要:急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于初产妇,也有一部分经产妇,一般发生在产后3~4周。中医称本病为“乳痈”,意为生长在乳房部位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发病急、病情变化快,不但影响产妇正常哺乳,也给产妇造成很大痛苦,对母婴都很不利。因此,应积极预防和治疗急性乳腺炎,减轻产妇痛苦,提高母乳喂养的效果,对产妇的健康和婴儿的发展都有好处。
关键词:急性乳腺炎;哺乳期;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277.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349-02
1病因
主要原因是乳汁淤积和细菌入侵。
1.1乳汁淤积:很多初产妇缺乏哺乳经验,哺乳方法不当,未能将乳汁排空,造成乳汁淤积,引起乳腺管阻塞。另外,乳头发育不良,如乳头内陷和乳头小,或者既往手术造成乳管粘连,都会造成乳汁淤积。
1.2细菌入侵:乳头破损或皲裂,则使细菌从破损处沿淋巴管入侵而致感染;或经乳管进入腺体内感染。婴儿口腔有炎症,也会在哺乳时传染病菌。
按照中医理论,乳头属足厥阴肝经,乳房属足阳明胃经。肝主疏泄,可调节乳汁分泌,若情志内伤,则肝郁气滞;郁久化热成脓。饮食不节,则胃热壅滞,气血凝滞,乳络阻塞而生痈肿。乳汁郁积,乳络闭阻不畅;日久败乳蓄积,化热成痈。感受外邪,亦可使乳络闭塞而生痈肿[1]。
2临床表现和诊断
急性乳腺炎病情从初起到发展以中医理论可分为郁滞期、成脓期、溃后期。
2.1郁滞期:乳房局部肿胀疼痛,或有结块,乳汁郁积而排出不畅;同时伴有发热、畏寒、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对症治疗后,若2~3日内寒热消退、肿消痛减,将会痊愈。
2.2成脓期:乳房肿块渐大,皮肤发红灼热,压痛明显,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并伴有高热。红肿热痛约10日,肿块渐软,按之有波动感,穿刺可抽吸出脓液。
2.3溃后期:脓肿自然溃破或手术排脓后,一般肿消痛减,寒热减退,病将渐愈。若脓排不畅,肿痛不减,身热不退,将有可能形成袋脓或“传囊乳痈”,并发败血症。若久治不愈,乳汁从疮口溢出,会形成乳漏。
2.4辅??检查: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超过,中性粒细胞高于75%。应用红外线乳腺诊断仪、B超或彩超可进一步确认脓肿。
3鉴别诊断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诊断并不困难,但应与炎性乳癌、浆细胞性乳腺炎、乳发相鉴别。
3.1炎性乳癌:炎性乳癌比较少见,但也会发生在妇女哺乳期内。发病后乳房迅速增大,并很快波及到对侧乳房。病变皮肤大面积暗红色或紫红色,毛孔深陷呈橘皮样,触之硬韧,同侧腋窝淋巴结非炎性肿大。可通过细胞学病理检查进行确诊。
3.2浆细胞性乳腺炎:该病多发于非哺乳期,但哺乳期也有发生。在乳晕部有肿块,多有乳头内陷、皮肤红肿现象;有瘙痒或灼烧感,后期转为疼痛;乳头会溢出红棕色、绿色液体;在乳晕下区可摸到边缘不清软结节,偶为硬结节。
3.3乳发:乳发在西医称为乳房蜂窝组织炎,细菌感染至皮下脂肪层状如蜂窝而得名。起病较急性乳腺炎更迅速,病程阶段不清;成浓后有皮肤湿烂、发黑溃腐现象。血检白细胞总数超过,中性粒细胞高于80%。
4治疗
4.1治疗原则:由于急性乳腺炎病程阶段较为清楚,应当根据不同的病程阶段对症治疗。郁滞期应通乳消肿,尽早治疗;成脓期以排脓引流为主;溃后期当益气和营,促进愈合。
4.2郁滞期治疗:在成脓之前,畏寒发热开始这两三日内应抓紧治疗。治疗应以按摩排乳为主,局部外敷和理疗。
按摩时先清洁乳头,然后轻轻牵拉乳头,使乳头突起,再以两手小鱼际部夹住乳头,轻轻按摩一两分钟,随后并拢手指,一手放在乳房上面,另一手放在乳房下部患肿处,以手的食指到无名指之间的掌面,反复由患肿处向乳头方向轻柔推挤,将积乳逐渐排尽[2]。
外敷可用金黄膏或玉露膏敷贴;或以鲜蒲公英、鲜野菊花、去刺仙人掌捣烂外敷。
理疗方法按仪器说明书进行。
内服瓜蒌牛蒡汤加减。通乳加山甲、王不留行、漏芦、木通;气郁加橘叶、川楝子;恶露未尽,加归尾、川芎、益母草;乳房肿块明显,加当归、赤芍、桃仁等。
当乳汁淤积超过3日,皮肤红肿、热、痛,但无明显脓肿波动感,产妇伴有高热、腋下淋巴痛时,应采用抗生素治疗。病菌一般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应用耐药性低的青霉素类药静脉滴注。并结合局部冷敷。
4.3成脓期治疗:乳房脓肿确诊后,应做引流手术。乳房脓肿可分为乳晕部脓肿、乳腺脓肿、乳房深部及后脓肿,应根据脓肿部位特征采取适宜的引流方法。
4.3.1乳晕部脓肿:在脓肿部位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沿乳晕边缘做弧形切口,再刺入脓肿,切开不超过2cm的切口,以蚊式血管钳插入脓肿并轻轻撑开,使脓排出。脓液排净后放入油纱条填压引流,无渗血后包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