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沙漠中培植“草根”人
在沙漠中培植“草根”人
没有耀眼的明星、没有绿茵茵的球场、没有万千球迷的追捧,甚至没有标准的动作,有一块场地上每年都上演着维族“巴郎”们自己的“世界杯”赛,在这片被沙漠侵袭着的贫瘠的土地上,自然条件的艰苦,阻挡不了他们对那座属于自己的“大力神杯”的渴望。这里每年举办两届“胡杨杯”五人制足球赛,并且一坚持就是19届,每到比赛日,这里都像当地少数民族过诺肉孜节赶“巴扎”(维吾尔语:市场之意)一样热闹。这个地方就是坐落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阿克苏普乡的县第六小学操场。
真正的“草根”
尉犁县第六小学是全乡唯一一所学校,全校只有200多名学生。小学内的操场同时也是全乡唯一的一个标准五人制足球场。这是一块水泥场地,上面满满当当的画着一块五人制足球场,之前的学校操场是土场地,在上面活动前必须先洒水,不然就会尘土飞扬,呛得人喘不过气来。球门是用几根木棒订的,既不结实,也不安全。2009年,在乡政府的支持下,学校操场被改造成了现在的水泥场地。
每天,都有一群群小学生穿着便宜的胶底鞋,身穿各式各样的衣服,他们喊叫着、奔跑着,在坚硬的水泥地上拼尽全力追赶着足球。每一次带球过人、每一次拼强、每一次断球、每一次胸部停球都会令他们兴奋不已,临门一脚劲射更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刻。每当小球员有漂亮的射门或门将做出成功的扑救时,无论场上队友还是场边拉拉队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同时大喊“亚克西 亚克西!(维吾尔语:好之意)”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声越过胡杨树梢、飞出校园围墙,在全乡上空回响、激荡。看着这些膝盖、胳膊肘上还有因摔倒磕在水泥地上而留下的伤疤的孩子们,抛开苦痛,而是用他们最单纯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追逐着自己快乐童年的梦想,令人不由得重燃起对中国足球未来的美好憧憬。
亚足联确定2013年为“草根足球年”,并确定5月15日为“草根足球日”。“草根足球队”是指非职业、非赢利、自发组织的球队,不管年龄多大,有没有钱,任何人都能参与其中那才叫真正的草根。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的尉犁县阿克苏普乡下辖4个行政村,1个牧场,总人口2800人,以维吾尔族为主。虽然乡里人少,但对足球的热爱非同一般,十几年来,阿克苏普乡“胡杨杯”五人制足球赛已成为阿克苏普乡广大青少年和农牧民最喜爱的体育活动之一,也是阿克苏普乡球迷的欢乐节日。比赛常常也吸引了不少周边乡镇以及外地的许多球迷前来观看。在这里,不分民族、不分男女老幼都喜欢足球运动,成为真正的草根富集区。干旱的沙漠、恶劣的环境没有湮没他们对足球的痴迷,“草根”们在这里顽强的生根、发芽、成长着。
“不务正业”的数学老师
记者在尉犁县六小见到了皮肤黧黑,憨厚朴实的一手打造阿克苏普乡“胡杨杯”五人制足球赛的人——吾买尔江·艾买提,今年34岁的吾买尔江·艾买提居然是尉犁县六小的一名数学老师。1998年,他毕业于巴州师范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但是他在学校却是有名的最“不务正业”的老师,玩了最离谱的“跨界”,虽然教数学,但人们却以为他是体育老师,因为见他在操场上的时间比教室多。其实,学生时代的他就酷爱足球,还是当时校队一员。谈到在校队的经历,他脸上泛起了自豪的荣光,但是他仍有些耿耿于怀,因为毕业那年他要参加紧张的毕业考试,错过了随队代表学校参加全州足球赛的机会,让他到现在都觉得可惜。他刚工作那几年还天天和学生们一起踢球,打友谊赛。
让他萌生办乡里足球联赛的想法的是在1999年,当时学校派他去母校——巴州师范学校参加继续教育。课余时间在校园散步时,一些在学校篮球场踢足球的学生吸引了他的目光,那是他第一次惊诧于——6个人也能打比赛,而且在28米长的小场地。后来,他从师范学校体育老师阿里木玉山那里了解到,这就是三人制足球赛,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一下课,他就钻到阿里木玉山老师办公室去学习三人制足球赛的规则,从场地画线、到竞赛规程他都一一记在了笔记本上。看着球场上踢球的学生,他想到了自己的学生,他下定决心,回去搞比赛。
说干就干,回到乡上的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径直跑到自己所在的乡镇学校的土操场上,来回踱了近一个小时步,搞比赛的计划和轮廓也在他的脑海里逐渐形成。通过目测,学校操场刚好能画一个40米长、20米宽的五人制足球场地,也可以满足更多人打比赛,竞技性、观赏性也更强些。
执著与热爱
后来,他跟校领导汇报了自己想办乡五人制足球联赛的想法,学校领导很支持他,并把搞五人制足球赛的方案报经乡政府同意后,学校答应他可以提供场地,但组织人员和比赛球服、奖品等所需经费需要他自筹。获得校领导支持后的喜悦没有持续太久,他又为比赛经费犯了难,当时他的工资只有几百元,要拿出数千元的比赛经费,困难可想而知。但是,酷爱足球的他并没有想过放弃,也许是对足球的执著,感动了一位当时在乡政府工作的朋友阿不力孜,这位朋友给了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