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铁华与共和国同龄红色收藏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铁华与共和国同龄红色收藏家

金铁华与共和国同龄红色收藏家   金铁华是共和国同龄人,他从9岁起开始收藏有毛主席图像的邮票,做了半辈子“红迷”。他的收藏从“五四运动”以来各时期的书、报刊、信件、邮票、老照片、传单和解放区课本,到抗战时期的水壶、军刀、红缨枪、鸡毛信无所不有;他早已不记得带着藏品参加了多少场展览;他的藏品只买不卖,几十年省吃俭用却把藏品捐给博物馆,或无偿赠给个人。有人说他是“红色收藏痴人”,中国首位“寻根”的红色收藏家。      深深迷上了“红色收藏”      金铁华的父亲金玉林是老北京著名的绢花手工艺人,人称“花儿金”。作为工艺大师的儿子,金铁华没有继承父亲的绝活儿,却深深迷上了收藏。   1992年,在北京潘家园市场,金铁华看到两本抗战日记,这两本日记分别记录着1942年和1943年太行山抗战的一些片段,尤其珍贵的是,里面手抄了毛主席的《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两篇文章。金铁华掏出身上仅有的几百元钱,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   整整三天三夜,金铁华含着眼泪读完了这两本日记,沿着那些字迹模糊的记录,他仿佛看见在那个血雨腥风的时代,在太行山的油灯下,一位勇士奋笔疾书的情景。他对日记的主人产生了崇拜,他忽然萌生了一个念头:寻找日记的主人!可是岁月久远,在茫茫人海中找寻一个人谈何容易!   随着多家媒体的报道,金铁华的名气越来越大了,他向媒体透露了寻找日记主人的愿望。于是,2002年9月6日一家报纸上刊登了一篇名为“红色收藏家向129师发出寻人启事”的文章,还配以大幅照片。媒体的力量是强大的,终于有一天,有个自称小黄的人在电话里哽咽着告诉他,这本日记是他姑妈的,姑妈是老革命,曾经多次提到这两本日记,但一年前,姑妈带着遗憾撒手而去了。   金铁华答应了小黄的请求,在一家公园门口见了面。来人见金铁华空手而来很是失望。关于金铁华询问姑妈情况的问话,对方显得很不耐烦。没说三句话,金铁华就说:“那本日记不是你姑妈的!”多年收藏的经验,让金铁华独具一双慧眼,他不仅能识别藏品的真伪,还有识人的能力。在金铁华的镇静中,对方尴尬地笑笑,表明自己是想出高价买到这两本日记,被金铁华严词拒绝了。金铁华头也不回地往前走去,那人急了:“你怎么能知道那日记到底是谁的?”“我从头到尾都读过了,那日记出自一位男性革命前辈之手,你连性别都搞错了。”金铁华坚定地说。没有人知道,金铁华多少次手捧日记,热泪滚滚,红色收藏对于他已经是一种情怀,一种信仰,对此,那些以红色收藏为赚钱目的的人,是永远体会不到的。      “红色收藏”的另一层意义      2003年,寻找抗战日记主人的事毫无进展,金铁华仍然不肯放弃。随着红色收藏家金铁华名气越来越大,一些博物馆展出他的藏品,他的出生地北京花市街道也给他做了一次红色收藏展览,虽然都是免费的,但是他非常高兴,让人们了解历史,激发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热情,这就是他坚持红色收藏的初衷。   在一次春季展会现场,金铁华被热爱红色收藏的人们、参观学习的学生们团团围住。就在记者频频发问的时候,金铁华发现,有一个人站在展柜旁边凝神不动,两只手隔着玻璃似乎在抚摸里面的展品,看样子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参观客人。金铁华朝他身边走去。当他得知站在面前的就是金铁华时,再也抑制不住夺眶而出的泪水,手指那件展品说:“我就是日记主人的儿子,谢谢您找到它并且保存完好。”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金铁华终于见到了日记的主人,一位83岁高龄的老革命家。老人握住金铁华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翻开已经泛黄的旧物,回想自己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人生,老人几次老泪纵横!   为了让老人能经常看到这两本日记,金铁华双手捧着将它们交还给老人:“找到日记主人,物归原主,是我的心愿!”对于老人一家提出的物质补偿,金铁华当即拒绝,令老人一家感动得再次落泪。   通过藏品挖掘更多的历史故事和人物,找到它们的主人,物归原主,是金铁华红色收藏的另一层意义。在金铁华的藏品中,还有毛主席当年签署的一批烈士证书,他至今还在寻找这些烈士的亲属,希望能把这些珍贵的烈士证书还给他们。      “收藏富翁”的贫民生活      很多人说,金铁华是红色收藏界赫赫有名的“富翁”,是了不起的“资本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这位富翁,年轻时每月三四百元工资,一直到下岗后,全身心投入收藏,大半辈子过得捉襟见肘。因为他热爱红色收藏,传承红色情怀,多年来,他有个原则:只藏不卖。于是,至今已有两万多件藏品充斥着他只有几十平米的住宅,有如一个小型展览馆。因为只藏不卖,他的生活,节俭而清贫。   2004年8月,金铁华的女儿急等着出国,可是多年来没有一分钱存款的金铁华拿什么支持女儿啊?傍晚,正当一家人一筹莫展之际,妻子李颖慧接到一个老同学结伴旅游的邀请,她却找借口拒绝了。因为家里实在没有钱了。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