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检测:2.4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Word版含答案.docVIP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检测:2.4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检测:2.4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Word版含答案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一、语基落实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王语暴以好乐 曰:“可得闻与?”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请为王言乐 A.yǔ  yǔ  wàng  yuè B.yù yú wàng lè C.yù yú wáng yuè D.yǔ yǔ wàng lè 答案B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吾王之好鼓乐      鼓:击鼓。 则齐其庶几乎 庶几:近似、差不多。 B.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 顾:环视。 今王田猎于此 田猎:狩猎。 C.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攻:攻打,进攻。 举疾首蹙而相告 蹙安页:皱眉头。 D.畜君何尤 尤:过错。 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 害丧:害怕灭亡。 解析A项,鼓:演奏。C项,攻:制造。D项,害丧:何时消失。害,通“曷”。 答案B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同,不同。  B.相同,相同。 C.不同,不同。 D.不同,相同。 解析代词,相当于“那”/语气副词,表揣测,相当于“大概”。介词,表被动/介词,引出动词的支配对象,不译。 答案C 4下列句子按句式特点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他日,见于王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不若与众 今王田猎于此 何以能鼓乐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②/③/⑤⑥   B./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③⑥/⑤ D.①/②④/③/⑤⑥ 解析为被动句;为介词结构后置句;是省略句;是宾语前置句。 答案D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徵招》《角招》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孟子·梁惠王下》)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不得,则非其上矣   非:责怪、非难。 B.春省耕而补不足 省:视察。 C.乐酒无厌谓之亡 厌:厌恶。 D.畜君者,好君也 好:喜爱。 解析C项,厌:满足。 答案C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A项,顺承连词,可译为“就”/假设连词,可译为“如果”。 B项,介词,可译为“把”/介词,可译为“在”。C项,指示代词,可译为“这,这样的事”/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可不译。D项,都是连词,表顺承关系,可译为“于是,就”。 答案D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孟子先承齐王“贤者亦有此乐乎”之问,借题发挥,提出了为上者应与民同乐、与民同忧的中心论点。 B.文中的晏子借夏谚“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来肯定君主外出巡游的正确,为下文写君主应关心民生与民同乐张本。 C.晏子在对话中,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指出先王出游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百姓的需要,现在的君主出游却是为了自己享乐。文章记叙生动,形象鲜明,人物对话很有个性,逼真地再现了齐相晏子的机智灵活和雄辩才能。 D.文中孟子主要是引述齐景公与晏子的对话,以及景公与民同乐的范例来劝诫齐宣王的。 解析本文是论辩文,不是记叙文,C项中“记叙生动,形象鲜明”的说法牵强附会。 答案C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3)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 参考答案(1)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的,百姓也会以君主的快乐为快乐。以百姓的忧虑为忧虑的,百姓也会以君主的忧虑为忧虑。 (2)天子到诸侯国视察叫作巡狩;所谓巡狩,就是巡视诸侯守卫的疆土。 (3)给我创作出君臣同乐的乐曲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 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