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案:第三单元 经典原文3 晋灵公不君 Wod版含答案.docVIP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案:第三单元 经典原文3 晋灵公不君 Wo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案:第三单元 经典原文3 晋灵公不君 Wod版含答案

经典原文3晋灵公不君 对应学生用书P19 左丘明(约前502年~约前422年),春秋时史学家,鲁国人。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双目失明,曾任鲁太史。其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曾与孔子一起“乘如周,观书于周史”,相传他据鲁国以及其他封侯各国的大量史料,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又传说著有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他不仅是一个杰出的历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个天才的文学家。 《左传》的写作年代,至今没有定论。它的写作立足于对春秋社会的批判。《左传》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它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记录诸侯、卿大夫的活动,并把笔触深入到商贾、卜者、刺客、乐师、妾媵、百工、皂隶等阶层;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等霸业盛衰的叙写,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之间错综复杂的角逐;而对鲁季孙氏、齐田成子、晋国韩赵魏诸卿与公室的矛盾,郑子产的改革等描述,又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内部的变革及其趋向。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后来成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为“十三经”之一。 《左传》有鲜明的政治与道德倾向。其观念较接近于儒家,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 《左传》它不仅是历史著作,为我们留下大量关于春秋时政治、外交、军事、礼俗等方面活动和言论的宝贵记录,同时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表现在“长于记述战争,故有人称之为‘相砍书’;又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塑造了一个个性格各异的贵族士大夫形象,或巧言善辩,或直言极谏,或睿智深沉。“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便出自这样一位贵族之口。 《晋灵公不君》一文通过晋灵公横征暴敛、弹射行人、残杀厨师、不听雅言等事件,突出晋灵公残暴无道,揭示了不行仁义必将自取灭亡的道理。文章通过赵盾的忠心耿耿、一心为国与晋灵公的暴行的正反两方面对比,还说明了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理。其大致内容概括如下: 段落 内容 第一段 以典型事例写晋灵公的苛政、奢侈及虚言接受士季的劝谏 第二段 赵盾骤谏,招来杀身之祸 第三段 晋灵公设宴,计划在酒席上刺杀赵盾,提弥明战死 第四段 写赵盾救助灵辄,灵辄反戈报恩 第五段 写了晋灵公被赵穿所杀,赵盾为法受恶,身背弑君之名 对应学生用书P21 诵读第一段,完成以下各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晋灵公不君(实行君道) (2)寘①诸②畚 ①(同“置”,放置) ②(之于) (3)问其①故,而患②之 ①(杀人的) ②(担心) (4)过①而能改,善莫大焉② ①(名词作动词,犯错误) ②(句末语气词,了) (5)靡①不有初,鲜②克③有终 ①(没有) ②(很少) ③(能够) (6)衮职有阙(通“缺”,过失) 2.翻译下面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译文:你进谏,如果国君不接受,那就没有谁能接着进谏了。 句式: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正常的语序应是“则莫继之也”。 (2)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译文:请让我先去,如果(晋灵公)不听,您再继续进谏。 句式:省略句,“不入”之前省略主语“晋灵公”。 (3)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译文:大王您能够弥补自己的过失,君位就不会被废除啦。 句式:被动句,虽无明显的表被动格式,但句意有被动之意。 3.文章第一段中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晋灵公不君?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 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写的: 奢侈无度   “厚敛以雕墙”可以看出晋灵公为满足奢侈生活,横征暴敛。 贪图玩乐   “台上弹人”可以看出晋灵公贪图玩乐,放纵恣睢,扰乱百姓。 残忍褊狭   杀“宰夫”“寘诸畚”可以看出晋灵公心胸狭隘,残忍毒辣,横行无忌。 刚愎自用   士季进谏,假装没看见,后来又说“将改之”,不用贤人芹献,自塞忠良之路,可见其独断专行,不思悔改。 4.士季进谏有什么巧妙之处?对于我们有何借鉴意义? [明确] 巧妙之处有三:(1)巧用宽慰加以引导。士季用“人谁无过”来宽慰晋灵公,为晋灵公纠错打下基础,引导晋灵公改过自新。 (2)妙用《诗经》,增强说服力。士季引经据典,说理剀切,让人信服。 (3)使用双关,弦外有音,委婉而中肯。士季用“君能补过,衮不废矣”一语双关,说“衮不废矣”,实际上也是说君位可以保全。 借鉴意义:我们说话做事要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