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案:第五单元 相关读物 《百喻经》六则 Wrd版含答案.docVIP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案:第五单元 相关读物 《百喻经》六则 W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案:第五单元 相关读物 《百喻经》六则 Wrd版含答案

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 对应学生用书P43 伽斯那,又称伽斯、伽先,是公元5世纪印度的大乘法师,一生研究佛学。早年出家学道,游化诸邦,聪明绝世,多有述作,撰有《修行经》《大道地经》《僧伽罗刹所集经》等。其中,《僧伽罗刹所集经》叙述佛陀自成道后至涅槃间之诸种事迹,特以载有佛陀游化坐夏之年次而著称于世。他也参与《华严经》《贤愚经》的撰写,佛学成就非常大。 求那毗地,中天竺人。南齐译经僧。幼年出家,师事僧伽斯那。聪慧强记,勤于讽习,所诵大小乘经二十余万言,兼学外典。齐建元初(479-482)到京师,居止于毗耶离寺,执锡从徒,威仪端肃,王公贵族迭相供请。伽斯那于天竺国抄集修多罗藏十二部经中切要的譬喻,撰为一部,凡有百事,以教授新学。求那毗地悉皆通诵,兼明义旨,以永明十年(492)秋译为齐文,凡有十卷(今为四卷),称为《百句譬喻经》,或《百喻经》。 在佛经中,经常采用寓言譬喻的方式说理。佛教的义理玄微,一般人难以理解,所以佛经经常“假近以喻远,借彼而况此”,通过譬喻,将艰深的义理化做浅易的故事,使人乐于听闻,易于接受。佛经的寓言譬喻影响很大,很多寓言在流传中逐渐凝固下来,成为汉语词汇系统的固定成员,像“盲人摸象”“空中楼阁”“水中捞月”等,妇孺皆知。《百喻经》是突出体现佛经这一特色的著作。 《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是天竺高僧伽斯那撰写,是用寓言以申教诫的一部著作。南朝萧齐时天竺僧人求那毗地译。《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一百篇譬喻故事。《百喻经》全文两万余字,结构形式单一,每篇都采用两步式,第一步是讲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阐述一个佛学义理。它从梵文译成汉文,距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此经一经流传,就受到阅读者的欢迎。 《百喻经》的第一个故事《愚人食盐》。经文的本旨是批评外道修持中过分强调“断食”而带来的弊端,告诉人们做事情要恰到好处。 《渴见水》这个故事比喻有些人强词夺理地坚持着怪僻的见解,讽刺那些一时不能全部得到就索性舍弃不要的愚蠢人。 《入海取沉水》的故事比喻要修佛果,不能怕难而生退心,如若见异思迁,或者退求小果,结果自失大利,犹如沉香烧成炭卖一样,是非常可惜的。 《尝庵婆罗果》中的小故事比喻说明了在生活中学会见微知著,懂得变通,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善于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 《诈言马死》比喻有种人,在犯了错误的时候,不肯老老实实坦白认错,总以为别人不一定知道,于是,信口雌黄,编造谎言,结果弄得自己下不了台! 《驼瓮俱失》比喻在通常情况下,集思广益,从善如流,对多种意见比较分析,选取最佳意见,同时也要培养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做“驼瓮俱失”的蠢事。 愚 人 食 盐 渴 见 水 入海取沉水 尝庵婆罗果 诈 言 马 死 驼 瓮 俱 失 对应学生用书P44 一、识字注音 1.嗤笑(chī)     2.庵婆罗果(ān) 3.敕(chì) 4.诈现死相(zhà) 二、通假字 不得半车炭之价直   通“值”,价值,价格 三、一词多义 1.得 2.相 3.以 4.益 5.之 6.与 四、古今异义 1.昔有愚人,至于①他家② ①至于 ②他家 2.即便断食 即便 3.傍人语言 语言 4.经历多日,不能得售 经历 5.昔有一长者,遣人持钱,至他园中 长者 6.便以血污涂其面目 面目 五、词类活用 1.极渴须水       (名词作动词,喝水) 2.有一老人来语之言 (名词作动词,告诉) 3.我教汝出 (动词作名词,出来的办法) 4.汝当斩头,自得出之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出来) 5.既复杀驼,而复破瓮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破) 六、辨识下列文言句式类型并翻译 1.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 句式:判断句,“……者,……”表判断。 译文:之所以饭菜变得鲜美了,是盐的原因,很少的一点尚且如此,更何况再多一些呢。 2.汝马本黑。 句式:判断句,句意表判断。 译文:你的马本来是黑的。 3.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句式:被动句,“为”表被动。 译文:最后终因吃盐过多,反而被其败坏了口味。 4.默然无对,为人所笑。 句式: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译文:他无话可说,被人们嘲笑。 5.若但尝一,何以可知? 句式:宾语前置句,“何以”应为“以何”。 译文:如果只是尝一个,凭什么就知道个个都很好呢? 6.诈现死相,卧死人中。 句式:省略句,“诈现死相”前省略主语“他”。 译文:(他)装死躺在死人堆里。 七、名句积累 1.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2.若可饮尽,我当饮之。此水极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 3.汝马本黑,尾何以白。 对应学生用书P46 1.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解读] 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和盐一样,适当地添加,可以使生活充满滋味,但太多了就会变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