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文学研究会作家及其他写实派作家.docVIP

第五讲 文学研究会作家及其他写实派作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讲 文学研究会作家及其他写实派作家

文学研究会作家及其他写实派作家(5) 一、关于五四文学 1、中国传统文学中小说的边缘地位,五四新文学的提倡和实绩标榜现代小说的正宗地位的形成。小说从传统的边缘走向现代的核心。 2、五四文学的实绩主要是短篇小说,其次散文,再是诗歌。 3、西方现代小说的引入,现代文学观念的引入 ,人的文学提倡。林译小说的影响。 二、关于文研会 1、人的文学观念直接实现是为人生派作家的创作。 2、文研会因此出现。 3、结社及成员。 三、创作的基本情况。问题小说,乡土小说。 〈一〉、问题小说(1919----1923)是五四小说的一个突出现象和必然标志性创作。 1、主要问题小说作家:《新潮》杂志上的罗家伦、汪敬熙、杨振声;文研会的冰心、叶绍钧、王统照、庐隐、许地山等。 2、问题小说的概念与内容:凡明确接触涉及某一社会问题或人生问题,提出并试图解决的小说都是问题小说。内容主要是“一些有关人生的一般问题”,核心是思索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个性自由、恋爱婚姻、伦理道德、妇女解放等社会问题,还涉及民众疾苦、儿童问题、教育问题、劳工问题等。 3、问题小说出现的原因 A. 是五四新旧更替时代社会变革和思想启蒙运动的产物;“重估一切价值”,对新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探索与追寻。 B. 是当时作家浓厚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直接作用的结果; “我做小说的目的,只是要感化社会,所以极力描写那旧家庭的不良现状,好叫人看了有所警觉,才想去改良。”(冰心) C.受到欧洲、俄国等表现社会人生为主的文学的深刻影响。 ? “易卜生的问题剧”、《娜 拉》所提出的个性解放与妇女解放问题; 托尔斯泰的“为人生”“主义的写实主义”,俄国文学是“提出问题的文学”(高尔基)。 4、问题小说的创作 (1).冰心——“爱的哲学”。 冰心是最早创作“问题小说”并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家之一。她于1919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接连创作了许多“问题小说”。所谓“问题小说”就是以家庭、妇女、婚恋、劳工、青年等各种社会问题为题材,催人疑问,促人警觉,发人深省的小说作品。冰心“问题小说”,涉及面很广,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代表作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庄鸿的姊妹》、《还乡》等。女作家庐隐也是“问题小说”的创作者之一。 《去国》:“祖国呵!不是我英士弃绝你,乃是你弃绝我英士了呵!” 《最后的安息》:控诉童养媳制度的罪恶,翠儿勤劳聪明,朴实可爱却备受婆婆的虐待和折磨而含冤死去; “慈怜温蔼”、天使般的惠姑抚慰她使之宁静愉快地走向极乐世界 但冰心提出的问题并不是很深刻,态度也不是很激烈,冲突是平缓的,人物也是很软弱的。 冰心具有“不偏不激的中庸思想”,“极端派的思想,她是不喜欢的”,其人物是一些“软脊骨的人”。 ——茅盾《论冰心》 B、后期:“慰安”身份与“爱的哲学”。 试图安慰青年的苦闷、忧伤心灵,并力图回答、解决问题,转向“开药方”。冰心具有“不偏不激的中庸思想”,“极端派的思想,她是不喜欢的”,其人物是一些“软脊骨的人”。 ——茅盾《论冰心》 后期:“慰安”身份与“爱的哲学”。 试图安慰青年的苦闷、忧伤心灵,并力图回答、解试图安慰青年的苦闷、忧伤心灵,并力图回答、解决问题,转向“开药方”。 《超人》(1921年):何彬 (“爱和怜悯都是恶”),禄儿的母亲使他悟到“世界上的母亲和母亲都是好朋友,世界上的儿子和儿子也都是好朋友,都互相牵连,不是互相遗弃”。 “爱的哲学”战胜了“恨的哲学”。 后来有《悟》,小说在当时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但小说形象苍白、说教太重,损害了艺术感染力。 (2).王统照:“美”与“爱”的魔力与虚幻 “剑三是对于人生问题下功夫的。他以为人生应该美化,美为人生的必要,是人类生活的第二生命。” ——瞿世英《春雨之夜序》 在王统照看来,人们的生活是一个美好的乐园,却总是遭到外界突来的恶势力的粗暴破坏,甚至完全毁灭。 《雪后》:纯洁晶莹的雪楼被军人的马匹和皮靴践踏和毁坏。 《沉思》:爱与美化身的琼逸,献身艺术作模特,以艺术为媒介来给人生以快乐和光明,却被人误解、反对和干涉,甚至想被占有,使其陷入沉思。 《微笑》:从正面揭示美和爱的伟大。监狱中一个女犯人的“微笑”使一个青年小偷转变为一个“有智识的工人”。 带有美丽和虚幻的色彩,“从空想中设境或安排人物”,缺乏现实力量。 (3).许地山:异域的宗教奇葩 文学研究会中风格独异的作家。被郑振铎誉为“一朵绚丽耀眼的奇花”。 浓厚的宗教色彩和诡异的浪漫情调。 散文集《空山灵雨》,小说集《辍网劳蛛》、《危巢坠简》 用佛教的“出世”观点和基督教的“博爱”学说来接到有关的“人生问题”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