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蚊子与艾滋病
蚊子与艾滋病,不得不说
2009-8-7 39健康网社区
夏天,又是蚊子对人“大举进攻”之时。蚊子会传染各种疾病,众人皆知。那么,它会不会传染艾滋病呢?
艾滋病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了解艾滋病是什么。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在人的体液(主要是血液)中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破坏T4淋巴细胞,从而使整个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破坏,最终使人体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死亡,因此被称之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它可以侵袭人的免疫系统(即人体抵抗各种外来感染的自然防御系统),降低并最终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随着人体免疫力的降低,人会越来越频繁地感染上各种致病微生物,而且感染的程度也会变得越来越严重,最终会因各种复合感染而导致死亡。
艾滋病病毒出现全新变种
艾滋病病毒主要来自感染者的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液,它的传播途径也只有三条,即经性、经血(包括静脉注射毒品)和母婴传播。虽然也有极少的研究报道曾从感染者泪液、汗液、尿液中分离出艾滋病病毒,但迄今却尚无通过泪液、汗液和尿液传播艾滋病的确切证明。
蚊子不会传播艾滋病
蚊子可传播多种疾病,如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等。那么,蚊虫叮咬是否也同样可传播艾滋病呢?这是人们关心的另一个问题。其实,尽管蚊子的长嘴巴犹如一支注射器,但蚊子是不可能成为艾滋病的传播媒介的。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经研究后对这个问题有过明确的报道。
蚊子传播疾病,大致有两种传播方式:生物性传播和机械性传播。所谓生物性传播,是指病原体在蚊子体内经历了发育、增殖的阶段,再传染给人。例如乙型脑炎病毒随血液被吸入蚊子体内后,先在其肠道内增殖,然后移行至唾液腺,经叮咬后传播给人或动物。
艾滋病病毒在蚊子体内既不发育也不增殖,所以不可能通过生物性的方式进行传播。而机械性的传播方式,在艾滋病此种方式亦不可行。因为蚊子在吸血前,先由唾液管吐出唾液(作为润滑剂以便吸血),然后由另一条管——食管吸入血液。血液的吸入是单向的,吸入后不会再由食管吐出来。有人担心蚊子嘴上的残留血液可能带有艾滋病病毒,会传染给人。但一些研究发现,蚊子嘴上的残血量仅有0.00004毫升,如按此计算,要叮咬2800次,残血量中才能带有足够引起HIV感染的病毒。而且,当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被蚊子吸入后,艾滋病病毒在2~3天内即被蚊子所消化、破坏而完全消失。而蚊子一旦吸饱血后,要待完全消化后才会再叮人吸血。因此,无论从哪条途径,蚊子传播艾滋病的可能性可以说是不存在的。至目前为止,亦尚未发现经蚊子或昆虫叮咬而感染艾滋病的报道。
日常接触莫担心
在艾滋病流行伊始,人们曾怀疑它是否能通过空气、食物和一般的生活接触而传播,有的地方曾因此造成一定程度的恐慌,于是就发生了诸如禁止患艾滋病的儿童入学就读,不愿与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一同工作、学习、生活等歧视现象,这些最初的错误认识带来的影响一直到今天仍难以消除。其实日常生活接触是不必担心会传染艾滋病的。
人们担心通过饮水、食品,包括共同进餐和使用未经消毒的餐具等途径传染,主要是担心唾液有传播艾滋病病毒的作用。事实上,在全球所有资料中尚未发现一例是因为接吻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最近,美国科学家在研究唾液时发现,唾液中有一种蛋白质在试管中可以有效地抑制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免疫细胞。据称,这种保护作用可以持续长达4个星期。这个发现可以解释接吻之类的口腔接触和共同用餐不会传染艾滋病的原因。
另外,现在各国的研究发现,艾滋病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的抵抗力很弱,它们甚至暴露在空气中很快就会死亡。它与流感及百日咳等传染病的传播不同,不能通过空气播散,也就是说不能通过呼吸道而感染。因此,与艾滋病患者同在一个班里上课,同在一个车间或办公室工作,都不会受到感染的威胁。
同样,艾滋病也不能通过日常的生活接触而传染,包括皮肤的接触如握手和触摸,甚至同感染者一起游泳、共用厕所和浴盆,接触病人使用的器具如衣服、被褥、货币等,即使在艾滋病患者的家庭中,如没有接受哺乳或彼此之间没有性接触,其他成员也不会受到感染。美国曾调查过18000名艾滋病患者的家庭成员,其中除感染者的性伴侣外,无一人被感染。因此,与艾滋病患者一般性的交往,到各地进行旅游度假,甚至照顾和护理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只要遵守一般的卫生防护规则,就不会有危险。
事实上,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的适应能力相当弱,病毒对各种理化因子的耐受力尚不及乙型肝炎病毒。因此,凡是用于灭活乙型肝炎病毒的理化因子均可使艾滋病病毒失去活性,甚至用自来水冲洗,水中的余氯都能杀灭艾滋病病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利用DEFORM-3D模拟镦粗锻造.doc VIP
- 08 威科夫进阶课程.pdf VIP
- CB 673-2020 出入舱口盖规范.pdf
- GA_T 1788.1-2021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第1部分:通用要求.doc VIP
- 大体积混凝土监理实施细则.docx VIP
- (正式版)D-L∕T 343-2010 额定电压66kV~22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GIS终端安装规程.docx VIP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培训.ppt VIP
- GPS33E巨人通力调试说明书.pdf VIP
- 重大接待保障措施(环卫作业).doc VIP
- 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20201016014015).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