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 单相对流换热.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9.7.2 对流强化传热的基本途径 分为主动技术和被动技术两种类型 单相流体的对流强化 (1) 改变流体的流动状态或边界层状态。如提高湍流度、加大旋转、引发二次流、破坏边界层尤其是稳定的层流边界层或湍流的粘性底层等 (2) 改变换热表面的几何形状 ① 表面粗糙化 ;② 改变特征尺寸;③ 外表面肋化等 * 汽车的散热水箱——扁管翅片 * (3) 改变流体的物性 ① 在气态介质中添加固体颗粒; ② 在液体中加入气体 ;③ 通过喷水可以使空气的表面传热系数显著提高; ④ 在单相流体中加入微胶囊化的固液相变颗粒构成所谓潜热型功能热流体。 (4) 外力强化方法,包括机械搅拌、机械振动、超声波以及外加静电场等措施。 复合强化技术 的正确运用。 下一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单相对流换热 第 9 章 9.1 对流换热的物理机制 9.2 边界层理论简介 9.3 沿平壁的对流换热计算 9.4 绕流圆柱体的对流换热计算 9.5 管内对流换热计算 9.6 自然对流换热计算 9.7 对流换热的强化 * 9.1 对流换热的物理机制 对流换热的物理机制比导热复杂很多,原因是对流换热中热对流和热传导两种换热方式同时发生,流体的速度和方向等很多项物性参数都对换热的强弱具有重要影响。 对流换热的强弱用表面传热系数来表示 表面传热系数的物理实质 。 紧贴壁面的流体是静止不动的,这被称为无滑移条件。于是热量传递在通过这一层“静止”的流体时只能依靠导热机理 * 特定x 位置的局部表面传热系数沿程变化,当对流换热温差恒定时,表面上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与局部值之间具有 影响对流换热的主要因素 为 (1) 流动状态和流动的起因 层流、湍流和过渡流 雷诺数,Re ? u L /? ,临界雷诺数 * (2) 流体的热物理性质 密度和比热容 导热系数 粘度 流体的物性全部都是温度的函数 定性温度,或称 参考温度 边界层的平均温度 tm = ( tw + tf ) / 2,也称为 边界层膜温度 对流换热计算中存在一项特别的无量纲物性特征数,称为普朗特数,Pr ? ? /a。它表示流体扩散动量的能力与扩散热量能力的相对大小。 (3) 换热表面的几何参数 特征尺寸,习惯上也称为定型尺寸 (4) 表面的热边界条件 层流状态对边界条件的变化比较敏感,而湍流时不甚敏感。两种最典型的热边界条件是恒壁温和恒热流 * 9.2 边界层理论简介 均匀速度u? 的流体从平板上方流过,壁面上的流体静止 速度边界层,也称为流动边界层 速度边界层外缘达到主流速度的 99% * 把整个流场划分成两个区域: 紧贴壁面的薄层区域为边界层区。这里的速度梯度非常大,即使流体的粘度不很大,粘性切应力也不容忽视。 边界层以外是主流区,也称势流区。这里流体的速度几乎是均匀一致的。于是不论流体的粘度如何,粘性切应力都可以忽略不计,即主流区的流体可以近似被视为无粘性的理想流体。 层流边界层 湍流边界层:紧贴壁面极薄的粘性底层、起过渡作用的缓冲层以及湍流核心三部分组成。 * 当流体与壁面之间存在温差时, 温度的变化也主要发生在紧贴壁 面的一个薄层内,其中的温度梯 度非常大: 热边界层。 在壁面上,有t?y =0 = tw 流体过余温度比 (tw-t ) / (tw-tf ) = 0.99 所对应的离壁距离为热边界层厚度,记作?t 。 根据热边界层概念,整个流场也可以划分成两个区域:温度变化剧烈、导热机理起重要作用的热边界层区,和热边界层以外的近似等温流动区。 结论:研究对流换热只需要关注热边界层以内的热量传递规律就够了。 边界层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极大地缩小了流场求解域的范围。 支配方程组得到了很大简化。 * Ludwig Prandtl (1875—1953) * Osborne Reynolds (1842—1912) Wilhelm Nusselt (1882 — 1957) * 9.3 沿平壁的对流换热计算 定义以下的无量纲参数 代入式(9-2),得到 局部努塞尔数Nux ,流体在壁面上的无量纲温度梯度。 * 在恒壁温条件下,层流和湍流的局部努塞尔数分别等于 Rex 5×105,0.6≤Pr≤15 5×105 Rex 107,0.6 Pr 60 特别注意平均Nu与局部Nux 之间的关系! 遵守关联式适用范围规定:自变量,定性温度,特征 尺寸,适用何种边界条件等 0.6 Pr

文档评论(0)

189****614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