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中考文言文阅读分课辑录两小儿辩日.docVIP

历年中考文言文阅读分课辑录两小儿辩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年中考文言文阅读分课辑录两小儿辩日

两小儿辩日 课内文段 05南京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7一10题。(11分) ’ 【甲】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 【乙】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①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日:“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日:“日近。”元帝失色,日:“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日:“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世说新语》) 注①东渡:公元316年,西晋在异族入侵中灭亡,第二年,渡江至建康(今南京)的西晋旧臣拥司马睿为帝,史称东晋。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1)及其日中如探汤( ) (2)元帝异之( ) 8.下列与例句中“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A.朋帝问何以致泣 B.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C.皆以美于徐公 D.策之不以其道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 (2)何故异昨日之言邪? 译文: 10.【甲】段中两小儿争辩的问题是 , [乙]段中晋明帝两次回答的同一问题是 ,问题不同,但两则故事相映成趣,都表现了儿童的 。(3分) 7.(2分)(1)热水(2)对……感到惊奇(每小题1分) 8.(2分)C 9.(4分)(1)谁说你见多识广呢?(2)为什么和昨天的话不同呢?(每句翻译正确,得2分) l0.(3分)太阳何时距离人远(近)(1分,意思同即可) 长安和太阳哪个远(近)(1分,意 思同即可) 聪慧(1分,意思同即可) 2006 海南(四)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8~21题。(18分) [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 (选自《两小儿辩日》) [乙]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节选自《闲情记趣》) 18.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盘盂(yū B.探汤(tāng) C.鹤唳(lì) D.怡然(yí)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日始出时去人近 (2)故时有物外之趣 (3)日初出沧沧凉凉 (4)项为之强 20.翻译句子。(6分) (1)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 (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译文: 21.[甲]、[乙]两段文字均表现了儿童的聪明智慧,但各有侧重。甲段通过对话表现了儿童的——特征,乙段则通过描写表现了儿童的——特征。你欣赏这两则材料中儿童的表现吗?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6分) 18.A(2分) 19.(1)去:距离(2)故:所以 (3)苍苍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 (4)强:通“僵”,僵硬的意思。(以上每小题1分,共4分) 20.(1)谁说你见多识广呢?(或:谁说你很智慧呢?谁说你很聪明呢?) (2)(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 (以上每小题3分,共6分。“孰、汝、知、私、拟”等几个词要落实好,能将句子意思表达清楚准确,可得满分。如个别重点词落实不好,表意不够清楚、完整,酌情扣1~2分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