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与题目的对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材料与题目的对接

材料与题目的对接 ——高考作文指导教例一则 同学们,我们先看一个作文题目“脸”,(板书:脸)这是2005年江西省的高考作文题。假如你是江西省2005年的考生,面对这个题目,你会联想到哪些材料呢? 生:想到慈祥的脸、凶恶的脸。(出现短暂的哑然)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看重自己的“脸”,所以不敢贸然发言了。 我现在出示三个人名,如果要你将三个人名与这个题目挂起钩,看看有没有困难?能说得出来吗?我出示的人名是:孔子、鲁迅、乔丹。 (学生思考) 生:孔子四处奔走讲学,辛劳的脸上总是挂着谦虚。 从鲁迅先生严肃的脸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情怀。 乔丹的脸上始终充满了自信,当他扣篮成功之后,总会将他的得意和舌头一起,伸得很长很长。 师: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已经注意到了材料与题目之间的关系,已经注意从题目所要求的角度来叙述事例了。 其实要写好这个题目的作文,要把这个题目和我们平时积累的材料挂起钩来;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析题,将题目做透彻的解剖,分解为若干个小题目(板书:题)二是调动自己的素材积累,并对这些材料做多角度分析。(板书: 材料)这样题目与材料和谐对接的可能性就大了。 先讲析题。 有一个事例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有一年上海作文竞赛的题目是:“1+1=?”很多参赛者都茫然不知所措,但一个参赛者将这个题目转化为若干个子题目: 一场考试+一个分数=一根绷紧的心弦 一次落后+一场无泪的痛苦=一股奋进的力量 一味地自以为是+一味地目空一切=一个深深的泥潭 一座小屋+一对恩爱的夫妻=一个和睦的家庭 一点隐瞒+一点猜忌=一阵狂风暴雨 一次机遇+一次冒险=一生的转折 一个远大的理想+一生的努力=一生的充实 一个壮丽的事业+一个和睦的家庭=一生的无憾 一个英雄人物+一个历史时期=一场社会变革 一点牺牲精神+有一点主人态度=一个国家的希望 一群忘我的人+一个前仆后继的优良传统=一个民族的腾飞 然后从中选取一个来写,结果这个参赛者获得一等奖。又如辽宁省2005年的高考作文题是《今年花胜去年红》,这是一道富有诗意和寓意的作文题。如果把自然界的“花”迁移到社会生活中去,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许多“花”都开得胜于“去年”。说得具体点,可以写姚明NBA的三年历程,一年比一年成熟;可以写陈忠和率领的中国女排在雅典奥运会上“绝地反击”比在世界杯上的勇冠三军更令人荡气回肠。此外,还可以这样写:“去年花”是少年时的懵懂天真,“今年花”是青春岁月里的成长;“去年花”是我国的氢弹、原子弹升空,“今年花”是“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的太空邀游。 那么如果我们将“脸”这个题目加以分解,可以分解出哪些小题目呢? (学生回答,教师将它整理) 爱脸,丢脸,变脸,争脸,露脸,洗脸; 大人脸,小孩脸,老人脸; 爸爸的险,妈妈的脸,奶奶的脸,老师的脸,同学的脸; 厚脸,薄脸,美丽的脸,丑陋的脸; 鲁迅严肃的脸,毕加索恐怖的脸,屈原刚毅的脸,祥林嫂木刻般的脸,中国女排姑娘布满汗水的脸,袁隆平满是泥土的脸,包拯的黑脸,关公的红脸,曹操的白脸; 个人的脸,班级的脸,学校的脸,城市的脸,国家的脸,地球的脸; 师:由“脸”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还可分解出这样的题目:“脸与心”“笑脸与社会的和谐”,再进一步引申,还可以分解出这样的题目:“要脸就要讲尊严,知廉耻”“要脸但不要图虚荣、讲排场”……其实讲到“尊严”,就把“爱国、自强、廉洁、团结”等内容都涵盖了,讲到“不图虚荣”就把“节约、批评、反思、谦虚”等内容也都涵盖了。这样面对“脸”这个题目,我们就不会感到茫然,相反还有一种文思泉涌、胸有成竹的感觉。 下面再讲调动自己的素材积累,并对材料做多角度的分析。 许多同学苦于手中没有适合的材料,因而发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慨。是不是真的没材料?不是。有一个事例给我的印象也很深刻。2002年,北京市的高考作文题是“规则”,其中一个考生写的是《一个人的战争》,全文只用了一则材料:郭品正的材料。郭品正,当时是浙江省唯一的脑外科博士,因为拒拿黑钱,有些同事、领导看不惯,被“优化组合”下岗。下岗后,他曾到国内名家医院求职都被婉拒,他不得已在互联网上发了一则求职信息,美国加州一所大学附属医院竟不远万里派人来到中国,当面考查后高薪聘任了他。就这么一则材料,许多人都知道,但这个考生用得不同凡响,让人击节。 欣赏范文 一个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