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原理与案例教程第7章证据.ppt

刑事诉讼法原理与案例教程第7章证据.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刑事诉讼法原理与案例教程第7章证据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推荐教材 主编 陈卫东 刑事诉讼法原理与案例教程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引 例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美国“Rochin v.California”案342 U.S. 165 (1952).   195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两名警察获悉被告人贩毒,跟踪进入其住宅,当问及卧室桌上的两粒胶囊时,被告人马上吞入腹中。警察立即将被告人送入医院,将一种呕吐药强行灌入被告人胃中,被告人将胶囊吐出后,警察以此作为罪证。联邦最高法院认为这种取证方法,有损人格尊严,为正当法律程序所不许,因此排除了该证据。 第七章 证 据 *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一节 证据与证据规则概述 一、证据的概念与属性 证据是指任何倾向于证明或者驳斥所宣称的事实存在的事物,包括证言、文件以及有形物品。 1.实质性(Material) 2.相关性(Relevancy) 3.可采性(Admissibility) *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一节 证据与证据规则概述 二、证据规则 证据规则是指“那些在庭审中或审理中对证据的可采性问题起支配作用的规则,如《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统一证据规则》和《缅因州证据规则》之规则等;在某些州,证据规则是法典化的(如《加利福尼亚州证据规则》),或者是以成文法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两大法系国家在证据规则的立法风格上曾存在较大的差异。 *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一节 证据与证据规则概述 三、证据规则的程序适用 (一)证据的可采性 1.证据的可采性与相关性 2.证据的有限可采性 3.证据的附条件可采性 (二)可采性的判断主体及其裁量权 (三)证据可采性的确定程序 1.无陪审团审判之确定程序 2.陪审团审判之确定程序 (四)证据排除的方法:异议 *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二节 证明对象 一、证明对象概述 证明对象是指需要证明主体运用证据予以证明或确认的案件事实及其有关事实。狭义的证明对象则专指待证事实。一般而言,证明对象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证明对象与当事人的主张密切相连。 第二,证明对象与证明责任密切相关。 第三,证明对象是法律规定的要件事实。 第四,证明对象是指需要证据证明的要证事实。 *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二节 证明对象 二、证明对象的内容 (一)实体法事实 第一,有关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 第二,作为从重、从轻、减轻、免除刑事处罚理由的事实。 第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个人情况和犯罪后的表现。 (二)程序法事实 在证据法学中,程序法事实能否属于证明对象,学理上有肯定说、否定说、折中说。 近年来,程序法事实属于证明对象也逐渐成为学界的通说。 (三)证据事实不属于证明对象 *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二节 证明对象 通说认为证据事实不属于证明对象。理由如下: 第一,证明对象与证明事实之间的关系是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不能将目的与手段相混同。 第二,证据需要查证属实,但并非需要查明的所有事实都能成为证明对象;查证属实只是证据作为证明手段的资格条件,而不是其作为证明对象的充分条件。 第三,将证据事实排除在证明对象之外,有助于证据法学理论揭示证据和证明对象各自的特殊规则。 *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二节 证明对象 三、毋庸证明的事实 毋庸证明的对象可以分为两类,第一,一般的毋庸证明对象。第二,特殊的毋庸证明对象。即只适用于民事诉讼的毋庸证明对象。 (一)司法认知的事实 司法认知(Justice Notice),又称审判上的认知,是指对于某一有待认定的争议事实或法律,法官依申请或依职权认定其为真实的一种事实认定方式。 (二)推定的事实 所谓推定,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或者经验法则,从已知的基础事实推断未知的推论事实并初步确认其真实,并允许对方当事人提出有效反证加以反驳的证据法规则。 *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三节 证明责任 一、证明责任的基本概念 证明责任一词也包含着双重含义:第一重含义是指当事人必须向法官提供充分的证据,以使本案的争议能够提交陪审团进行裁断;第二重含义是指当事人对已经提交陪审团的案件,在审判程序的最后阶段,因未能说服陪审团而导致争议事实真伪不明时所要承担的败诉的风险 (一)客观的证明责任与主观的证明责任 (二)提出证据责任和说服责任 *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三节 证明责任 二、刑事案件中证明责任的分配 (一)辩护性事实的证明 (二)非法证据的证明 (三)控方的证明手段 (四)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证明责任 *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四节 证明标准 (一)价值维度 1.怀疑论抑或反映论:认识主体能否达致对案件事实的真理性认识? 2.客观真实的难题 *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1.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