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型石砌肋拱讲座
5.拱顶部位。荷载有不均匀的分布系数,但又存在着侧墙参与主拱圈的共同作用实测的拱顶部分 挠度值远小于裸拱值。因此在版肋拱设计中计入侧墙的联合作用后,可将边肋高度减小。(如柿溪大 桥由1.30m降为0.75m)或取消(如20m柿溪桥)。 6.可信度。本次试验天气多为阴天、大气温度一般在100C左右,温差很小。由于采用水箱加载, 加载时间仅1小时。此外进行多次重复加荷来读数,所测数据十分有规律性,因此试验的可信性较 好。 7.试验组人员。 柿溪公社:肖守希、谢朝收。 辰溪县交通局:张先雄、郑祖昭。 黔阳地区交通局:袁家奇、易声华、华庆鸿。 省交通科研所:宋德荣。 省交设计院:上官兴、朱松峥、高志云、彭建夏、刘德忠。 8.工程建设人员。两座石砌版肋拱系原黔阳地区交通局测设队(现怀化市公路勘察设计院)设 计。设计负责人易声华工程师。省交通设计院辰化溪水大桥设计组上官兴工程师技术指导。由辰化县 交通局组织施工,施工技术负责人华庆鸿。 后记:1980年7月,以60m跨径柿溪大桥为代表的轻型石砌版肋拱桥荣获湖南省人民政府重大科技 成果奖(四等)。尔后迅速在湘西自治州得到推广发展并被介绍到贵州黔南地区和四川、江西等省 地。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修建近300余座。至近大多数质量完好,2004年石砌版肋拱桥纳入交通部西部 建设科技项目,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造价低廉、经久耐用等优点在地方公路中值得大力推广。 湖南省交通科研院 2004年8月整编 30 图B2 桥型布置图 31 图B3 拱上构造图片 32 图B4 拱上构造图 33 图B5 腹拱、主拱圈构造图 34 C、慈利九都溪大桥(80m) 35 图C1 最大跨径石砌板肋拱(80m)——九都溪桥 36 图C2 九都溪大桥桥型方案图 37 图C3 上部构造图 38 图C4 80米木拱架图 39 D、张家界市鹭鸶湾大桥(6×48m) 40 图D1 张家界市鹭鸶湾大桥全景 41 图D2 张家界鹭鸶湾大桥 42 图D3 制动墩孔工程照 43 图D4-1 拱上构造大样图 44 图D4-2 拱上构造及大样图 45 图D5-1 桥台边跨工程照 46 图D5-2 桥台构造图 47 图D6 双柱式钢筋砼桥墩 48 图D7 Φ3,Φ5m挖孔桩基础 49 E、张家界市观音大桥(4×52m) 50 图E1 张家界市观音大桥(50+2X52+50m)全景 51 图E2-1 张家界市澧水观音大桥桥型布置图 52 图E2-2 桥型剖面图 53 图E3 轻型石砌板肋拱桥构造图 * * 新 型 石 砌 板 肋 拱 *石砌板肋拱静载实验* *张家界市石砌板肋拱桥* 华东交通大学·土建学院 *石砌板肋拱静载实验*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查设计院 黔阳地区交通局 1979年12月 1 2 图A1-1 湖南怀化地区辰溪县柿溪大桥是首座大跨径(60m)石砌板肋拱桥 3 图A1-2 柿溪60m板肋拱结构 4 图A1-3 拱顶加载挠度 5 图A1-4 挠度横向分布系数 6 图A2-1 100T水箱在L/4处试压,检测拱上构造联合作用简化计算法 7 图A2-2 L/4点加载挠度 8 图A3-1 最大负弯矩点加载挠度 9 图A3-2 100T水箱对高立墙进行“连拱计算法”检测 10 图A3-3 高立墙水平位移 11 图B1-1 梓溪大桥(20m)系首座单肋板肋拱桥。拱顶加载试验图。 12 图B1-2 20m梓溪大桥 13 图B1-3 拱顶加载挠度 14 图B2-1 拱址最不利位置加载试验 15 图B2-2 不对称加载成果图 16 图B3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17 图C 湖南省拱桥试验f/l图 18 黔阳地区石砌版肋拱桥静载实验技术总结 在省交通厅科技处的大力支持下,由辰溪县柿溪公社、辰溪县交通局、黔阳地区交通局、省交通科研所和省交通设计院五单位十余人组成的桥梁实验组。于1979年11月20日至12月3日对60米柿溪大桥和20米柿溪桥两座石砌版肋拱进行了百吨静载实验。地、县各级领导莅临指导;湘潭、湘西两地区和本地区技术人员20余名以及省交通学校40名师生莅临参观。大桥成功试压后大家一致认为:在新理论指导下的轻型石砌版肋拱的诞生是我国石拱桥技术进步新的里程碑。实验组根据实验结果,对两座版肋拱桥技术总结的意见如下: 1.工作状态。两桥在6个位置进行了12次循环加载。在荷载逐级增加到80~110T过程中所测量到拱圈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