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本地传输工程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
本地传输工程设计规范
Specifications of MSTP Engineering Design for
Local Transmission Project
YD/T 5XXX—XXXX
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施行日期:200X年XX月XX日
XXXXXX出版社
200X 北 京前 言
本规范是根据信息产业部 信部规函【2004】508号“关于安排《通信工程建设标准》修订和制定计划的通知”的要求,依据近年来本地传输网络工程设计及建设过程中的实际经验,并结合相关设计技术规范等技术文件,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由北京市电信规划设计院负责编写了《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本地传输工程设计规范》。
本规范主要包括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功能模型及功能描述、网络结构及网络组织、网络管理系统、时钟同步系统、设备选型、设备配置及安装、线缆选择与布线要求、环境要求、传输系统性能指标等内容。
为了提高规范质量,希望各有关单位在执行本标准的过程中,随时将发现的问题和有关的意见、建议反映给编制单位或参编人员,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由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负责解释、修订、监督执行。
(本规范主管部门为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
本规范具体条文解释单位为北京市电信规划设计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乙19号华通大厦B座,邮编:。
主编单位:北京市电信规划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杜伟 孙改霞 苏辉 王燕龙
目 次
1 总 则 1
2 术语和符号 1
3 多业务传送节点功能 3
3.1 多业务传送节点功能模型 3
3.2 多业务传送节点功能描述 3
3.3 接口要求 7
4 辅助系统 10
4.1 网络管理系统 10
4.2 同步系统 12
4.3 公务联络系统 13
5 网络组织 13
5.1 网络分层结构 13
5.2 各层功能描述 14
5.3 组网要求 14
5.4 网络保护与恢复 15
6 局所设备安装 16
6.1 局所通信系统 16
6.2 设备选型 16
6.3 设备配置 17
6.4 设备布置 18
6.5 设备安装 19
6.6 线缆选择与布线要求 19
6.7 电源系统 20
6.8 局所装机条件 21
7 传输系统性能指标 23
7.1 传输模型 23
7.2 SDH/PDH误码性能指标 24
7.3 SDH/PDH抖动性能指标 24
7.4 以太网性能指标 32
7.5 ATM 性能指标 33
7.6 RPR 性能指标 34
7.7 可用性目标 35
总 则
1.0.1 本规范适用于本地MSTP传输网络新建、扩建工程设计。其他MSTP传输网络工程设计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1.0.2 工程设计必须贯彻国家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合理利用资源,重视环境保护。
1.0.3 工程设计必须贯彻通信网“完整性、统一性、先进性”和“经济、高效、安全”的基本原则,必须执行我国现行相关网络技术体制、进网要求、技术标准规定。
1.0.4 工程设计应合理利用已有网络设施和装备。
1.0.5 工程设计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有关技术标准要求的商用化设备,未取得主管部门颁发的入网许可证的设备不得在工程中使用。在性能价格比基本相当的前提下,应首选国内产品。
1.0.6 工程设计应与网络发展规划相适应,以近期业务需求为主,兼顾远期业务发展,做好网络设计。
1.0.7 当本规范与国家标准有矛盾时,应以国家标准为准。
1.0.8 在特殊情况下执行本规范个别条款有困难时,设计中应充分说明理由,并提出采取相应措施的报告,呈主管部门审批。术语和符号
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异步转移模式
CBR: Constant Bit Rate 固定比特率
CoS: Class of Service 业务分类
GFP: Generic Framing Procedure 通用成帧规程
IP: Internet Protocol 互连网协议
LAPS: Link Access Procedure-SDH 链路接入协议-SDH
LCAS: Link Capacity Adjustment Sch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