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百读不悔,于纵深漫溯
百读不悔,于纵深漫溯
——例谈品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教学
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名家作品更是璀璨夺目。面对优秀的文学作品,我们应该怎么去读、去欣赏,这是读者最想知道的。而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引领学生去读、去鉴赏,这是文学作品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众所周知,文学作品有四大样式: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在这四大样式中,小说以其具体的环境描写、跌宕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学生秉烛阅读,它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但是,现实中部分学生读小说时只是流于对故事情节的初步了解,对小说内容的理解止于浅层的把握。这样的阅读显然是低效的、无足轻重的,并没有发挥名家作品的独特审美功效,起到激荡人心的作用。
小说有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它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基于以上因素,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从小说的三要素入手,逐一展开、面面俱到,最后总结归纳小说的主旨。如此教学,似乎很可行:任务明确、层次清晰、便于操控。然而,我们可否淡化对故事情节的梳理和具体环境的处理?紧紧抓住小说人物形象的品析,深入阅读和探究文本,从而挖掘小说的深刻内涵,体会小说发人深省的独特魅力。
那么,教学中如何扣住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品析?通过李卫东老师执教的《孔乙己》视频观摩,我们会清晰地发现:李老师在“读”字上狠下功夫,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了解、分析和评价孔乙己。这样的教学,语文意味儿浓,学生主体性强。作为小说教学,《孔乙己》一课无疑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下面本人就以李老师执教的《孔乙己》为例,具体阐述小说人物形象品析的教学:
初读课文,感受形象
上课伊始,李老师提问学生:你们读过课文了吗?读过几遍?意在强调要有读和反复读的意识,因为对文本的深挖细掘离不开读。当然起初认真读过这篇小说的学生很少,大多是走马观花。如果这时候,不去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匆忙分析人物形象,显然课堂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于是,李老师相机而动,让大家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孔乙己是个怎样的人?这样启发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并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安排较长的时间给学生读书。作为一堂公开展示课,李老师不怕冷场、不为作秀,而是真正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读,教会学生重视读,显示出大家的气度。
二、细读文本,认识形象
有了以上充分的读书时间,学生对“孔乙己是个怎样的人”的回答显得得心应手,用词语概括孔乙己的形象时显得有据可依。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但都是从自身的语言感受中体会到的。在众多的答案中,有个学生用“奇怪”一词概括孔乙己,感觉与众不同,老师不禁质疑:奇怪在哪儿呢?学生找出了表现孔乙己奇怪的语句,具体表达了自己的理解。于是,老师借“奇怪”一词,抛出问题:从文中找出表现孔乙己“奇怪”的描写。实际“奇怪”一词正是孔乙己作为一个矛盾人物的概括。老师在众多答案中筛选出“奇怪”,启发学生这是一个矛盾的人,从而引导学生利用矛盾分析人物形象。
三、研读文本,分析人物
孔乙己奇怪在哪儿呢?这一问题犹如一块石头激起千层浪花,学生纷纷从文中语句寻求答案,并根据语句的描述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这样在无形之中引导学生学习:依据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经过讨论,学生发现:小说是通过穿着、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刻画孔乙己的,其中穿着、语言的描写最为突出。讨论时,老师还让学生模拟孔乙己说话的语气朗读,仔细品味孔乙己的语言。例如:“窃书不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学生读时故作吞吐状,接着比较:“偷”与“窃”情味表达有何不同?通过语言的辨析,孔乙己好面子的性格自然浮现出来。除辨析语言外,李老师还让学生大声朗读孔乙己与小孩子的对话描写,意在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四、拓展交流,回味人物
课堂最后环节要求:如果你见到孔乙己,最想对他说些什么?让学生充分展开与人物的对话,需要综合学生对人物的理解表情达意。与小说人物的对话,实则是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对于深刻体会文章主旨起到推动作用。李老师以自己的诗歌范例——《喝下这碗酒》作结,回答了自己对孔乙己形象的情感认识。不仅增强了课堂浓浓的文学意味儿,同时作为语文教学资源,激发起学生对孔乙己的无尽回味。平芜尽处是春山,阅读更在春山外!
总之,李老师在教学中层层设疑、环环相扣,引导学生围绕人物形象反复品读、互动交流,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
因此,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始终牢记“读”这个法宝。只有重视读,小说的鉴赏才有凭借,人物分析才能到位。做到百读而不悔,才能由人物向小说纵深漫溯,从而领略小说永恒的魅力。
王燕霞
2012年8月6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doc
- 浅谈如何潜移默化的对幼儿开展环保教育(蒋艳).doc
-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的创新.doc
- 浅谈小学阅读教学中语感能力的培养.doc
- 浅谈建合作学习小组.doc
- 浅谈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doc
- 浅谈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站位.doc
-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作与整合.doc
- 浅谈新课改下的历史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学科整合.doc
- 浅谈案例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doc
- 抢分秘籍10 带电粒子电场中的直线运动、偏转和交变电电场中的应用(三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1 带电粒子在组合场、叠加场中的运动(五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1 带电粒子在组合场、叠加场中的运动(五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2 电磁感应中的电路与图像问题(二大题型)(解析版) -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2 电磁感应中的电路与图像问题(二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4 热力学定律与气体实验定律综合应用(五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3 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能量和动量问题(三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4 热力学定律与气体实验定律综合应用(五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6 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的综合应用(三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5 光的折射、全反射的综合应用(二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