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香飘万里 誉满天下:漫话成都茶文化
香飘万里 誉满天下:漫话成都茶文化
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陆培法 柴逸扉
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最适合寻幽访胜。走过红墙碧瓦、翠竹石径,寻一家清净的茶馆坐下,泡上一杯盖碗茶,听一段古琴,不得不说是人生的一大享受。英国首相卡梅伦到四川访问的第一站就选在了杜甫草堂,于是中国诗人与英国首相有了交集,他们在草堂里喝着盖碗茶,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交流。
公元前59年,寓居成都的王褒在《僮约》中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最早最明确的饮茶记载。关于茶,成都也因此创造了诸多世界第一:第一家茶馆、第一个茶叶市场、第一首茶诗……
如今,茶已是成都人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谈业务时,可以与合作伙伴在“蓉创茶馆”品茶、欣赏茶文化的过程中实现“智慧火花”的碰撞、为项目拉来“天使投资”;周末,可以邀三五好友在人民公园鹤鸣茶社饮茶,消除一周工作的疲劳;闲暇时,则携家人一同去郊区的茶园采茶,感受亲自采摘、做茶、炒茶的乐趣……茶,让成都人在快节奏工作和安逸生活之间找到了平衡。
饮茶传统的悠久历史
俗话说,天下茶馆数中国,中国茶馆数四川,而成都茶馆素有“茶馆冠天下”之说;遍布大街小巷的茶馆已成为成都一大景观。清末民初时,李劼人先生对成都茶馆的描述是“茶铺……是成都城内的特景,全城不知道有多少,平均下来,一条街总有一家,有大有小,小的能在铺子上摆二十来张桌子,大的或在门道内,或在庙宇内,或在人家祠堂内,或在某公所内,桌子总在40张以上。”
据统计,成都现有的茶楼、茶馆也有3000多家,成都的茶文化无论是在文化沉淀,还是民众基础上,一直处在相当高的水准。老成都上世纪40年代拥有60多万人口。在这60多万人口当中,有近12万老成都人都是名副其实的“茶客”。每年他们消耗掉的茶叶有好几万吨。今天老成都人对茶叶的需求量,仍是排在全国之前列。
“坐茶馆”是成都人的一种特别嗜好,茶客们可看川剧、可听清音、可溜鸟、可打盹儿或者看看闲书、要么就两三个人凑在一块儿摆龙门阵,听听社会新闻。成都茶馆儿的浓浓的地方特色,茶馆俨然成了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茶馆也是成都人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位于华兴正街54号的悦来茶馆被称为川剧“戏窝子”,川剧表演一直是该茶馆的特色。每天在这里,台上演员倾情演出,台下观众看得如痴如醉。在氤氲的茶香中,观众们不知不觉便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而在当下成都经济发展迅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火如荼的时代,成都的茶馆也成为创业者、投资者们的工作场所。在这里品一杯茶,大家能够交流各自的需求和点子,不经意间可能一拍即可,完成了一项合作。
锦城一绝的盖碗茶
为了体味成都茶文化的精华,记者连续数天清早前后去成都人民公园的鹤鸣茶园、文殊院的露天茶座、老顺兴茶楼等地与成都人喝茶交流。
成都茶馆别有风情,饮的是盖碗茶。
“盖碗杯”分为茶碗、茶盖、茶托3部分。因而也称“三件头”,相传为唐代四川节度使崔宁所发明。后来这种茶具在民间流传开来而后全国仿造。
对于这种茶具的托捧方法也有要领,左手托茶沿,右手拇指中指提起茶盖,在碗面、碗沿上轻轻拨动,发出声响,然后将茶盖半沉入水中,由里向外慢慢滑动,这时只见绿波翻涌,翠叶沉浮,幻影游动。
饮茶时将茶碗送到嘴边,从茶碗与茶盖的缝隙中嗫茶,茶水于舌边、舌根回荡。如此分三次吞下,咕咕有声,此时口中是暗香飘动、芬芳乱窜。行家们称此招为“三吹三浪”。
续水时,一般是伙计手提一只长嘴壶,在一米之外准确地将水射于茶碗之中,这称为“仙人摆渡”。有的伙计还有绝活,能在客人身后射水,水越过客人头顶,准确地落入茶碗之中,这叫“雪花盖顶”:还有双手提壶,同时向一只茶碗中射水,叫“双龙戏珠”:更绝的是隔桌射水,即手提长嘴壶,站在桌对面,朝客人面前的茶碗中射水,准确无误,而且无水溅出,客人有惊无险,这称为“海上飞虹”。
成都茶文化最有特色的是茶博士,其实就是“掺茶”跑堂的伙计。他们生活在茶馆,接触社会各阶层,见闻广博,知识面广,因此被茶客呼为“茶博士”。而在倒茶方面,他们的技术更是一绝:摆茶船、放茶碗的动作一气呵成,可以把装满开水、有一米长壶嘴的大铜壶玩得风车斗转。通常他们会先把壶嘴靠拢茶碗,然后猛地向上抽抬,一股直泻而下的水柱冲到茶碗里,最后用小拇指一翻就把你面前的茶碗盖起了。“茶博士”表演的花样有“苏秦背月”“蛟龙探海”“飞天仙女”“童子拜观音”,让人眼花缭乱。技术高超的可以扭转身子把开水注到距离壶嘴几尺远的汽水瓶里,刚好灌满,外面点滴不留,和古文里那个卖油翁的技术不相上下。
在鹤鸣茶园,有位被大家公认的盖碗茶艺高手,在成都无人能敌。曾经,他带着这门技艺亮相电视、报纸,游走国内外,让盖碗茶和成都一起名扬四海。他,就是在人民公园鹤鸣茶铺掺了整整30年茶的“堂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