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省滁州市2018届高三9联合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及答案
滁州市2018届高三9月联合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皇帝(往往)采取机动措施,赋予非宰相以某些宰相权力,吸收他们参与机密,参与“议政”。材料中的“机动措施”
A.表明皇权专制达到了顶峰 B.说明相权已经危及皇权
C.反映了对地方管理的加强 D.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2.“……在唐宋时期就以商业功能著称于世,殆至明清更趋繁盛。”湖北沙市就是典型的例证,所谓“知其盛,在唐世已然矣”。这说明沙市的发展特征是
A.连续性 B.开放性 C.封闭性 D.独立性
3.宋代立国后,不仅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还同时推行土地买卖的“官版契纸(官方印制的土地所有权变更的证书)’’和“标准契约”。这些措施
A.强化了国家对土地管理 B.阻碍了土地所有权流转
C.有利于当时农业的发展 D.导致了农业经济的衰退
4.始记载,明代政府竹实行市场采购政策,也就是政府将所衙的涉及国计民生的公共物资,除少数由官办工厂制造外,大部分向市场采购,或进行招商承办。材料说明
A.官营手工业巳火垄断地位 B.国家扶械民营手工业发展
C.官商勾结已渗透经济领域 D.国家经济生活趋向市场化
5.右面是一幅反映中国近代某事件的漫画。漫画中挂在树枝上写着“中国”的人头口中正飞出大批黄蜂飞蛰着树下的各国列强。据漫画信息可知,此漫画
A.反映了中外矛盾的尖锐 B.讽刺了中国排外的愚昧
C.赞扬了义和团的爱国性 D.揭露了列强侵华的野心
6. 1904年清政府设立农工商部,其所定商会章程中规定:“凡商务盛衰之故,进口多寡之理,以及有无新出种植制造各商品,总值应按年由总理列表汇报,以备考核。”这表明农工商部
A. 意欲加重工商业税额 B.注重了解国内商情
C.注重扶植民族工商业 D.开始放宽民间设厂
7.孙中山说,北方将士“明明为反对民国者,今虽日服从民国,安能保其心之无他?故予奉《临时约法》而使之服从”。‘这说明《临时约法》的主要目的是
A.实现南北统一 B.巩固革命成果 C.约束北方将士 D.推翻君主专制
8.据有的学者推算,1914年中国民族棉纱业每包16支棉纱可获利14两(白银),而在1917年~1921年间最少可获利15.33两,最多则可达50.55两。此现象主要是由于
A.民国政府鼓励大力发展实业 B.国内“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全面开展 D.一战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9.1929年福建《同安县志》记载:“男女常服皆尚长,而今尚短;……今则以革履为雅观,而且眼戴金边镜,手执镶金杖,此风倡自学堂,谓此不足称时髦也。”这说明同安县
A.奢侈之风日渐盛行 B.社会风气日趋开放
C.传统风俗荡然无存 D.西方文明已成主流
10.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宣布:“凡愿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必须同台湾当局断绝外交关系。”此规定体现了
A.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B.“另起炉灶”的政策
C.“打扫干净房子再请客”政策 D.“一个中国”的原则
11. 1959年中央在《关于组织农村集市贸易的指示》中提出,允许社员有“小自由”,1960年再次强调“有领导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活跃农村经济”。此规定的提出
A.旨在促进工业化建设速度 B.有利于缓解农村经济困难
C.开始了市场经济休制改革 D.加强了人民公社管理体制
12.《故都杂咏》中写道:“喷啧沿街卖报声,成天奔走送新闻;秀才不出门前去,一样全球消息灵。”材料表明近代报纸
A.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 B.丰富了大众的娱乐生活
C.宣传民主革命政治主张 D.加速了社会新闻的传播
13. 1977年10月2日,邓小平在会见香港知名人士时曾说:“我们现在不是海外关系太多,而是太少。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可以打开各方面的关系。”此观点反映了当时中国
A.意欲对外开放 B.准备收回香港 C.准备引进外资 D.准备打破封锁
14.罗马法中规定:“不知道有埋藏物的人,虽占有土地,但不占有埋藏物。即使他知道有埋藏物,也不能通过长期占有时效取得埋藏物的所有权。”这说明在古代罗马
A.法律维护公民权力平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