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大法学专业社会调查报告《青少年罪心理调查报告》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社会调查报告
分 校
专 业
年 级 年 季
题 目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职 称
青少年犯罪心理调查报告
一、青少年及暴力犯罪界定
(一)“青少年”范围的界定
关于青少年的年龄界定,根据发展心理学较为通用的划分标准,青少年时期应该是指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初期(14、15岁——17、18岁)及青年晚期(17、18岁――24、25岁)的统称,即青少年是指年龄在11、12岁至24、25岁之间的社会群体
我国刑法第十四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强奸、放火、贩毒、爆炸、投毒罪的,应负刑事责任。”这表明,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如果未犯上述罪行,则不负刑事责任;而未满14周岁的人即使实施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也不认为是犯罪,不负刑事责任。所以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青少年主体的年龄界限应为14周岁至25周岁。
(二)青少年暴力犯罪
本文涉及的暴力犯罪是指犯罪主体利用身体力量或其他工具恶意侵害他人身体或公私财物的危害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根据本次调查及有关资料,当前青少年暴力犯罪主要集中于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抢劫等典型暴力犯罪。此外,放火、爆炸、绑架、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其他凭借暴力手段实施的犯罪,在青少年暴力中也占相当比例。
二、当前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一)青少年暴力犯罪案件居高不下,涉案人员数量逐年增大且出现低龄化趋势,青少年暴力犯罪形势严峻。
近几年青少年暴力犯罪不仅在青少年犯罪中比例大幅上升,其数量一直居高不下,而且青少年暴力犯罪在全国暴力犯罪中也占相当大的比重,据统计,1985年全国杀人、抢劫、强奸三类案件作案成员中,青少年占41.6%,1986年占40.01%,而1986年全国14岁至16岁进行杀人、抢劫、放火、爆炸等严重暴力犯罪的绝对人数,比1985年增加了一倍,据某省高级人民法院犯罪情况统计,1999年青少年暴力犯罪占全省青少年暴力犯罪的44.07%,2000年占33.98%,2001年占31.7%,而2000年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数量比上一年增加1.7个百分点,2001年比2000年增长1.9个百分点。
暴力犯罪中的比例也同样可观:1999年占全省暴力犯罪的32.61%,2000年占33.98%,2001年占34.51%。
此外,青少年暴力犯罪所涉及的人数,尤其是18岁以下青少年犯罪的人数也日益增多,呈直线上升趋势,也即当前青少年暴力犯罪出现低龄化趋势。从有关部门对我省青少年犯罪状况的调查获知,全省1998至2000年三年间18岁以下的青少年暴力犯罪平均每年上升7.6个百分点, 2000年18岁以下的青少年暴力犯罪较1998年上升了15.3%, 2000年14-16周岁的青少年暴力犯罪较去年上升了14.1%,而且1996年18岁以下的青少年暴力犯罪人数占年度新押总数的42.94%,1997年占年度新押总数的40.74%,1998年占44.93%, 1999年占47.16%, 2000年占51.35%。
(二)青少年暴力犯罪与财产型犯罪、性犯罪等犯罪类型相结合,形成了以暴力型财产犯罪为主导,暴力性犯罪、暴力侵害人身权利罪及其他类型暴力犯罪并存的特征。
(三)青少年暴力犯罪的纠合性、团伙性明显。
据有关部门调查,青少年暴力犯罪中团伙犯罪占70%左右,有的地区甚至达95%以上。他们结成或大或小的团伙,成群结帮进行刑事犯罪。这种情况较成年人远为常见,是目前青少年暴力犯罪的主要形态。这些青少年暴力犯罪团伙大多以危害社会的信条维系其生存,封建主义的“江湖义气”、行帮思想和享乐主义思想构成了这些犯罪团伙的精神支柱,其中以抢劫、强奸、故意伤害、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等团伙犯罪表现尤为突出。
(四)青少年暴力犯罪呈明显的激情性、突发性和盲动性,主观上道德法制观念淡薄,尤其是法制观念缺乏。
第一,青少年暴力犯罪一般背景简单,动机单纯,尤其是在抢劫、流氓、强奸、轮奸、斗殴等暴力犯罪中表现明显。据调查,有26%的青少年在作案时无明显动机,而动机较为明确的占2%,模糊的占13%.
第二,青少年暴力犯罪呈激情冲动性,突发盲目性,且法制道德观念淡薄,特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甘肃省平凉市2017届中考模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学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学段考试数学(文)试卷(含答案).doc
- 甘肃省平市2017年中考生物试卷(word解析版).doc
- 甘肃省庆阳市017年中考生物试卷(word解析版).doc
- 甘肃省庆阳市217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 甘肃省政性农业保险的现状及未来发展.doc
- 甘肃省武威20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 甘肃省武威六中208届高三第二次阶段性过关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 甘肃省河西五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合考试数学(文)试卷及答案.doc
- 甘肃省武威市2017年考英语试卷(Word解析版).doc
- 电大法学专业社会调查报告关于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调查报告》.doc
- 电大法学专社会调查报告《XX县大营镇法律普及情况调查报告》.doc
- 电大法学专业社会调查报告关于农村土地违法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doc
- 电大法学业社会调查报告《大学生村官计划调查报告》.doc
- 电大法学本科业论文《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刑事冤假错案的成因》.doc
- 电大法学本科业论文《论我国资格刑的缺陷与完善》.doc
- 电大法学本毕业论文《论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doc
- 电大法学本科业论文《关于劳动争议协商和调解的研究》.doc
- 电大法学本科业论文《论行政法信赖保护原则》.doc
- 电大法学本科业论文《论民事诉讼法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刍议》.doc
最近下载
- 肠套叠护理PPT课件讲解PPT课件.pptx VIP
- (沪教版2024)二年级数学上册新教材解读课件.pptx
- 小儿肛管排气.pptx VIP
- 新解读《GB_T 5271.9 - 2001信息技术 词汇 第9部分_数据通信》最新解读.docx VIP
- 新解读《GB_T 18492-2001信息技术 系统及软件完整性级别》最新解读.docx VIP
- PPT灌肠操作及并发症处理.pptx VIP
- 基于ABAQUS的橡胶材料粘弹性特性仿真.docx VIP
- 《带式输送机概述》PPT课件.pptx
- 1 “钓鱼”游戏(课件)一年级上册科学人教鄂教版2025.ppt
- 山东理工大学2021-2022学年《Python程序设计》期末考试试卷(A卷)及标准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