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至要莫如教子-国古代的家规家训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中国古代的家规家训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得以延续数千年长盛不衰,代代承传,是源自于中国的老祖宗重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并且将伦理、道德、因果和圣贤教育自幼即以身行言教谆谆教导,使其涵养、熏陶于童蒙之时,且终身不改其志。中国古代的家规、家训更是蔚为大观,流传久远,培养出无数的圣贤君子和栋梁之材。
二O一五年二月十七日,习近平主席在国务院的春节团拜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主席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因此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以此来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习主席的讲话如同春风化雨,润泽和温暖着华夏大地每一位中国人的心。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必然要从中国传统的家规、家训中汲取精华,并实践而力行之。以此为基础必能达至社会安定和谐,最终实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大同之治的美好愿景。
甲、《弟子规》,天下第一规。
《弟子规》是童蒙养正的启蒙教材,是儒家德行之根本,被称为「天下第一规」,其内容取自《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字子潜,新绛县龙兴镇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著名教育家。他师从知名学者党成(号冰壑),游历近二十年,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师从学习者众多,尊称他为李夫子。李毓秀夫子根据自古至今童蒙养正的精义撰写成《训蒙文》,后经贾存仁先生修订编成《弟子规》。
《弟子规》是一部引领幸福人生的家庭宝训,流传至今仍闪耀着至德至善的人性光辉,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感化了无数的家庭。二OO六年,庐江文化教育中心的老师们将《弟子规》办班教学的实验成果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做汇报,使联合国一百多个国家大使深受感动。二O一四年,印度尼西亚教育部积极推动全国中小学学生共同学习《弟子规》。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经验是全人类共有的遗产。
乙、《了凡四训》,改造命运心想事成。
《了凡四训》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撰写的家训。了凡先生,原名袁黄,字坤仪。他原本命运多舛,寿命短促,在云谷禅师的教导之下,从此积德行善,勇于改过,成功的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将一生的经验写成《了凡四训》这本书,用以教导儿孙,内容包括: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清末民初,印光大师竭力提倡此书,因而流传甚广,成为后人积德累功、改造命运的经典。印祖亲为此书作序曰:「袁了凡先生训子四篇,文理俱畅,豁人心目。读之自有欣欣向荣,亟欲取法之势。洵淑世良谟也」。
日本汉学家安冈正笃先生对《了凡四训》推崇备至,赞之为人生能动的伟大学问,并建议日本皇室及首相将《了凡四训》视为治国宝典,应当熟读、细读、精读。日本当代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将《了凡四训》视为奠定自己人生观的经典,稻盛回忆起,他创办京瓷公司之后,正是由于邂逅了《了凡四训》这部书,才真正明了人生的方向及改变命运的方法。
《了凡四训》是师父上人接触佛法后读到的第一本书,影响了老教授的一生。老人家曾经多次宣讲《了凡四训》,详尽细致的阐述了改造命运的原理原则,并使得这部书于海内外广为流传。
丙、《徐氏宗谱》,家规垂训以培厚德。
徐姓是中国第十一大姓,主要分布在山东、浙江、安徽、河南等地。流传至今的《潜川徐氏宗谱》,线装三十三册,今已七次重修。徐氏家族历史可上溯至四千五百多年,至今已是黄帝的第一百三十六代。黄帝共二十五子,徐氏是其次子昌意所传,昌意为轩辕帝元妃嫘祖所生,家谱世系源流清晰,历历可考。追本溯源,方知炎黄子孙是一家确实是真实不虚。爱其家者必爱其国,爱其国者必爱天下众生。
家谱中记载着家族的家规与家训,蕴涵着祖先宝贵的智慧经验,是做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对于人生有很大的借鉴和启迪。在《潜川徐氏宗谱》中,刊刻着「家规垂训二十二条」、「增补家规四则」、「明太祖高皇帝训」等,于此敬录如下:
君臣之义,通于天地,故要尽忠职守。父子有亲是天伦,故要恪尽子职。夫妇是人道之始、万化之基本,当以正道自持,和而且敬。发祥之家,未有不起于雍睦者也。教育孩童务必从容和顺,不可教以戏谑诙笑。四五岁教之谦恭逊让,以收其放逸之心;温和安静,以消其刚猛之气;有不识长幼尊卑者,诃禁之。人生五伦,赖师友而明,可不重欤?师之即当敬之尊之,终身不可怠慢。男女有别,关系到礼义风化、嗣族姓氏。婚姻者,上以承宗祀,下以继后世,礼莫大焉。求婚觅婿以德为上,次则素有教训,忠厚礼义之家可也。治生为衣食之源,而勤俭又为治生之本也。族中有六十以上,孤而且贫者,本房房长出助给足钱壹千文。
《徐氏宗谱》中刊刻着「明太祖高皇帝训」:「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