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的设计考前串讲
第三章 轴毂联接 §5-5 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比较普通螺栓强度计算的几种情况: 注意: §6-4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传动比 §6-5 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第八章 链传动 §7—2 传动链、链轮及几何计算 结论: §7-4 链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其选择 三、链的节距 §7-5 链传动的设计计算 第八章 齿轮传动 §10-1 滚动轴承的结构、类型和代号 §10-5 滑动轴承及其润滑状态 两处错误 1.左侧键太长,套筒无法装入 2.多个键应位于同一母线上 思考题:红本P36 15-19 §12—3 轴的强度计算 一、按扭转强度条件计算 用于:①只受扭矩或主要承受扭矩的传动轴的强度计算 ②结构设计前按扭矩初估轴的直径dmin 强度条件 设计公式 (表12-2) 放大轴径:一个键槽:3~5% 二个键槽:7~10% 轴上有键槽时: 二、按弯扭合成强度条件计算 条件:已知支点、力作用点 步骤: 1、作轴的空间受力简图 2、求水平面支反力RH1、RH2作水平面弯矩图 L2 L1 L3 3、求垂直平面内支反力RV1、RV2,作垂直平面内的弯矩图 M为正 M为负 (MH1=MH2) —将扭矩折算为等效弯矩时的折算系数 (考虑T与M的循环特性不同) rT = -1, rT = 0, rT = 1, 4、作合成弯矩图 5、作扭矩图 L1 L2 L3 T1=T,T2=0 6、作当量弯矩图 7、校核 危险截面轴的强度 设计公式 =max(Mca1,Mca2) 例:红本P24,11-28 1 2 3 4 5 6 7 8 Ι Π Ш n5 Fa7 n3 Fa3 右旋 n1 Fa1 右旋 n7 Fa5 5左旋 受力分析要紧扣以下几点: (1)一对传动副(斜齿轮、锥齿轮、蜗轮蜗杆)中相关的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同一根轴上不同零件的轴向力方向相反; (3)主动轮的圆周力与其旋转方向相反,从动轮圆周力与其 旋转方向相同; (4)对于主动轮,其旋向、转向、轴向力方向三者关系满足 主动轮左右手定则; (5)齿轮传动副二者旋向相反,蜗杆副二者旋向相同。 作业13-7 常见轴系错误: (1)键长超出了轴段长度;同一根轴上不同零件处的键槽未 开在同一根母线上; (2)轴段长度没有比轮毂宽度小2~3mm; (3)轴承内圈的定位高度超出了轴承内圈厚度的3/4;角接触 轴承定位未遵循“外圈定位小口处,内圈定位大口处”; (4)未区分精加工面与非加工面; (5)轴承透盖上的通孔直径未大于所在轴段直径;透盖处未 加密封圈;轴承盖与机座间未加调整垫片;轴承盖与带轮间 未留出螺栓的装拆空间; (6)联轴器的孔未表示成通孔;联轴器未轴向定位。 轴承作业 Fa Fr Ft 80 50 Fa Fr RH1 RH2 Ft RV1 RV2 水平面 垂直面 1、查手册得性能参数 Cr=36800N,Cor=27200N,α=25o时e=0.68 2、求轴承所受径向力R1、R2 1)水平面内受力 RH1*(50+80)+Fa*80=Fr*80 RH1 =542.77N 同理得 RH2 =2509.23N 2)垂直面内受力 RV1 =4984.62N RV2 =3115.38N 3)径向力R1、R2 R1 =5015N R2 =4000N RH12+RV12 RH22+RV22 s1 s2 3、求轴承所受轴向力A1、A2 1)求二轴承各自附加轴向力S1、S2(S=0.68R) S1=0.68R1=3410.2N S2=0.68R2=2720N 2)结合外加轴向力Fa判断压紧端与放松端 轴承2压紧 A1=S1=3410.2N A2=S1+Fa=5580.2N 4、求当量动载荷P1、P2 1)求P1 A1/R1=3410.2/5015=0.68=e X=1,Y=0 P1=fd (X*R1+YA1)=1.2*R1=6018N 2)求P2 A2/R2e X=0.41,Y=0.87 P2=fd (X*R2+YA2)=7794N 5、计算二轴承寿命 Lh1=(16670/n)*(Cr/P1)ε=12706h Lh2=(16670/n)*(Cr/P2)ε=5850h Fa Fr Ft 80 50 精确计算: 58.7 88.7 Fa Fr Ft 80 50 正装 反装 41.3 71.3 3、接触疲劳强度的设计公式 P11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