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品质量收操作规程
------医药销售有限公司文件
编号:
题目:药品质量验收操作规程
共 15 页
第 1 页
起草日期:
审阅日期:
起草部门:
审阅部门:
执行日期:
起草人:
审阅人:
批准人:
变更记录:
变更原因及目的:
1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于药品的检查及验收。
2检验项目检查方法及判断标准。
2.1片剂的验收
2.1.1定义:片剂系指药物(药材提取物,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与适宜的辅料均匀压制而成的园片或异形片状的固体制剂。
2.1.2片剂的检查验收
1)外观及包装检查片剂检查外观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具有适宜的硬度,无吸湿、发霉、破损。
2)检查方法及判断标准、取5-10瓶,自然光下检视。
a.片子应无缺角及碎片,麻片边缘整齐。
b.色泽均匀,不得有花斑、暗斑、黑点等。
c.无裂片、脱壳、掉皮现象。
d.不得有粘连、吸湿、发霉,不得有结晶析出。
e.药片的数量应与标签上标示的数量吻合。
f.封口应严密,无破损。
2.1.3重量差异检查。
化学药检查方法:取药品20片,精密称定总重量,求得平均片重后,再分别精密称定各片的重量,每片重量与平均片重相比较(凡无含量测定的片剂,每片重量应与标示片重比较),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药片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一倍(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
中成药检查方法:取供试品20片,精密称定总重量,求得平均片重后,再分别精密称定每片的重量,每片重量与标示片重相比较(凡无标示片重的应与平均片重相比较)超出限度的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一倍(中药药典2000年版一部)。片剂重量差异限度应符合表中有关规定。
平均重量
重量差异限度
0.3g以下
±7.5%
0.3g或0.3g以上
±5%
注:薄膜衣片按上述方法检查重量差异,糖衣片及肠溶衣片,包衣后不再检查重量差异。
2.1.4名词解释
a.麻面:片面粗糙不光滑。
b.裂片:片剂受到振动或经放置时从腰间裂开或顶部脱落一层的现象称为裂片。
c.花斑:片面呈现较明显的斑点。
d.暗斑:系指片面若隐若现的斑点。
2.2注射剂的验收
2.2.1定义:注射剂系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中药注射剂系指从药材中提取的的有效物质制成的可供注入人体内的灭菌溶液或乳状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
2.2.2注射剂的检查验收
1)外观及包装检查:
主要检查色泽、结晶析出、混浊沉淀、长霉、澄明度、裂瓶、封口漏气、瓶盖松动及安瓿印字等。
2)检查方法及判断标准:
检查方法:每批取20ml以下样品20~30支或大输液5~10瓶,置自然光下检视。
a.溶液色泽:溶液应澄清,色泽均匀一致,需作颜色检查的,按质量标准及《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IXA“溶液颜色检查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b.不得有结晶析出(特殊品种除外)混浊、沉淀及长霉等现象。
c.安瓿应洁净、封头圆整、泡头、弯头、缩头现象总和不得超过5%。
d.焦头不得超过2%。
e.安瓿印字清晰,品名、规格、批号等不得缺项。
f.不得有裂瓶(裂纹)封口漏气及瓶盖松动。塑料瓶(袋)装注射液封口应严密,不得有漏液现象。瓶盖松动检查方法:一手按瓶,一手大拇指、食指、中指卡住瓶盖边缘呈三角直立,向一边轻扭,瓶盖不得松动)。
3)澄明度检查及判断,按《澄明度检查细则和判断标准》的规定检查,应符合规定。
2.2.3粉针剂的检查验收
1)外观及包装检查:
主要检查色泽、粘瓶、吸潮、结块、溶化、异物、黑点、焦头、裂瓶、铝盖松动、封口漏气及玻璃瓶印字等。冻干型粉针剂:主要检查色泽、粘瓶、萎缩、溶化等。(冻干型粉针剂系冷冻干燥呈圆柱状、块状或
海绵状结晶性粉末)。
2)检查方法及判断标准:
检查方法:每批取样品20~30支,置自然亮光处检视。
色泽应一致,不得有变色现象。
b.不得有粘瓶(敲击即散不在此列)结块、溶化等现象。
c.焦头及黑点总数不得超过5%。
d.冻干型粉针应质地疏松、色泽均匀,不应有明显萎缩和深化现象。
e.不应有裂瓶、封口漏气、瓶盖松动(瓶盖松动检查法同水针剂)。
f.瓶体应洁净、玻璃透明,无气泡、砂眼等。
g.印字应清晰,品名、规格、批号、效期等不得缺项。
3)澄明度检查及判断,按《澄明度检查细则和判断标准》的规定检查,应符合规定。
2.2.4油针剂的检查验收
1)外观及包装检查:
主要检查色泽、混浊、霉菌生长、异臭、酸败、澄明度、装量、冷爆、裂瓶、封口漏油及印字等。
2)检查方法及判断标准:
取检品20~30支,置自然光亮处检视。
a.溶液应澄明,色泽一致,需作颜色检查的,应符合规定。
b.不得有混浊、霉菌生长、异臭和酸败等现象。
c.焦头总和不得超过2%。
d.不得有裂瓶及封口漏油等现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