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课件第二章.ppt

  1.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近现代史课件第二章

吴淞铁路从上海起到吴淞镇止,长14.5公里,轨距762毫米,轨重每米13公斤,于1876年建成,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一条营业铁路。这条铁路是英国怡和洋行采取欺骗手段擅自修建的。 清政府以285,000两白银于次年赎回,并于1877年10月拆除。 天游园故居,也称康有为故居,位于福山支路5号,始建于1899年,是一座德式砖混结构的三层楼房,建筑面积为1128平方米。德占青岛时期是德国驻青岛总督府要员的官郎。1923年至1927年,康有为在此居住并逝世。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 1890年投康有为门下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在鼓动舆论、宣传维新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戊戌变法失败后,他东渡日本,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梁启超作为改良派的主将,遭到革命派的反对。辛亥革命后,一度支持袁世凯,将民主党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改建进步党,与国民党争夺政治权力。 1917年后退出政坛,次年赴欧,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1.兴起的历史条件 2.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①上书 ②著书立说 ③介绍外国变法经验 ④办学堂 ⑤办学会 ⑥办报纸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1.兴起的历史条件 2.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3.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①要不要变法 ? ②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③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一次正面交锋。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1.兴起的历史条件 2.维新派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 3.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4.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从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戊戌变法开始,到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变法失败,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搜捕维新派。是为“戊戌政变”。 视频:黑暗的政局j.rm 六君子,头颅送,袁项城,顶子红,卖同党,邀奇功。康与梁,在梦中,不知他,是枭雄。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1.意义 ①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②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③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1.意义 2.失败原因 客观原因: 新旧力量对比悬殊。(严复:千与一之比)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1.意义 2.失败原因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妥协性。 企图一夜之间改变中国的面貌 光绪:“乘积弊之后,挟至锐之气,举一切法而更张之”; 康有为:“非大变、全变、骤变不能立国”; 103天中,共发出改革谕旨286件,平均每天近3件。其中七八月份之交的17天内,下达了132道谕旨,平均每天近8件。内容几乎涵盖社会的每个方面。 一个西方观察家说,皇帝主持的改革“不顾中国的吸收能力,三个月内所想改革的政事,足够中国九年消化”。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1.意义 2.失败原因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根本原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1.意义 2.失败原因 3.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戊戌运动的失败尤其是“六君子”血的教训,促使一部分人放弃了改良的主张,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如章太炎、吴玉章等人。 早期探索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半个世纪中国人历尽千辛万苦在黑暗中探索国家出路,逐步前进。尽管历次努力都失败了,但留下了深刻的历史经验教训,为中国人以后的三个选择(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提供了历史启示。 历史证明: 农民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本身局限性,不可能引导革命胜利。地主阶级洋务派官僚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封建政治制度,决不可能使中国独立富强。新兴资产阶级维新派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中国也走不通。 结论: 中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