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踝关节骨折》ppt课件

情景模拟题: 假如您是120医生,接到求救电话: 我在野外,摔伤了,踝部疼痛,肿胀,出血,骨头露出来了! 可能是: 踝关节开放骨折, 我们要判断有无休克,有休克先抢救休克, 携带敷料,包扎伤口, 简单复位, 携带夹板临时固定, 迅速转运至医院,做进一步的骨折治疗。 总结: 本次查房,我们通过病例学习了骨科专科检查方法,骨折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尤其是踝关节的诊治,同时也学习了面对病人沟通的方法,对于这一类病人,我们需要注重病史,查体,影像学检查,做出明确诊断,为病人提供最好的治疗方案。 * M Masonneuve骨折:腓骨骨折达到中上1/3或腓骨颈骨折或上胫腓分离 下胫腓分离的条件 踝关节内侧结构的损伤(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 下胫腓全部韧带断裂(或表现为胫骨前结节或后踝撕脱骨折) 骨间膜损伤 垂直压缩型 单纯垂直压缩外力骨折:背伸型损伤-胫骨下端前缘压缩骨折,跖屈型损伤-胫骨下端后缘压缩骨折,垂直损伤-胫骨下端粉碎骨折 复合外力垂直压缩骨折:垂直外力与外旋外力复合引起多见于旋后-外旋型骨折,后踝骨折较大、腓骨冠状面斜形骨折较长。垂直外力与内收外力复合引起者,胫骨下端内侧呈粉碎或明显压缩骨折。垂直外力与外展外力复合引起者,胫骨下端外侧明显压缩骨折,腓骨下端呈粉碎骨折 手术问题 手术时间:尽可能在伤后6-8小时进行,如果皮肤条件差可在伤后4-6天进行 手术复位顺序:先暂时稳定腓骨为原则,当内外侧及后踝固定后,检查下胫腓联合如果不稳定行下胫腓固定(注意固定用皮质骨螺钉,穿3层皮质) 术后处理:一般不用石膏固定,仅用棉垫加压包扎,鼓励患者早期开始足趾背伸活动,1-2周开始不负重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术后4-6周部分负重 治疗 治疗的目的 骨折脱位解剖复位 维持至骨折愈合 恢复良好的踝关节功能 踝关节骨折治疗的原则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结合病例提问 您在诊疗方案中提到:消肿治疗后择期手术, 请问为什么做出这一治疗方案? 保守治疗的适应症 无移位或稳定的骨折 无需反复整复可达到并维持解剖复位的有移位的骨折 由于全身或局部条件的影响,病人不能接受手术治疗 骨折切开复位的适应症 断端肌腱软组织嵌插 关节内骨折 手法复位外固定难以维持复位,或是难以维持功能位 骨折并发血管神经损伤,需要切开处理 多发骨折便于护理 骨折畸形愈合及骨折不愈合 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保守治疗失败 有移位的或不稳定的双踝骨折,并且有距骨脱位或踝穴增宽超过1-2cm 后踝骨折涉及大于胫骨远端关节面的25%,并且关节面的移位超过2mm 垂直压缩型骨折 多数的开放的踝关节骨折 单独的外踝或内踝骨折 单独外踝骨折:旋后-外旋Ⅱ度或AOB-1型,可保守也可手术治疗存在争议 单独内踝骨折:旋前外旋或旋前外展Ⅰ度,如果移位需要手术治疗,固定方式为2枚4mm半螺纹松质骨螺钉,或1枚克氏针1枚螺钉固定 双踝骨折 A-2或B-2型或旋后-内收型Ⅱ度或旋后-外旋Ⅳ度 原则:手术治疗 三角韧带的探查问题:内踝前方骨折的宽度小于1.7cm需探查,内踝前方骨折的宽度大于2.8cm固定骨块即可。 后踝骨折 手术原则:后踝骨折涉及胫骨远端关节面25%以上并且移位大于2mm 评价标准:踝关节侧位片和踝关节CT 下胫腓联合损伤 手术指征: 内踝三角韧带损伤,腓骨骨折高于踝关节水平间隙上方3cm 下胫腓联合损伤合并腓骨近端骨折 陈旧的下胫腓分离 下胫腓联合内固定的选择 皮质骨螺钉:3.5-4.5mm 下胫腓螺钉用法 位置:胫距关节间隙上方2cm 螺钉的方向:平行于胫距关节面向前倾斜25-30度 固定3层皮质 不使用拉力螺钉 固定时踝关节的位置 建议踝关节背屈5度左右固定 内固定的取出 术后12-16周 AO建议取出踝关节其他内固定时取出 踝关节骨折脱位的并发症 骨折不愈合:内踝多见,伤后6个月以上 畸形愈合 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旋前-外旋Ⅳ度 旋前-外旋Ⅳ度 旋前-外旋Ⅲ度 旋前-外旋Ⅳ度 踝关节骨折的诊断治疗 复习:骨科专科检查 先健侧,后患侧对照,发现异常 先健处,后患处,否则由于疼痛产生保护 先主动,后被动活动 充分暴露,双侧对比。 骨科专科检查 视诊:步态,皮肤颜色,脊柱有无侧弯,肢体畸形 触诊:病变范围,肿物性质,活动度,压痛,皮肤温度,肿胀程度 叩诊:肢体纵向叩击痛 动诊:先观察病人主动活动,再被动活动检查 骨科专科检查 量诊:肢体长度,周径,关节活动范围,肌力,感觉范围 神经系统:肌力肌张力,皮肤浅感觉,反射 踝关节活动度:正常范围:背屈:20-30度,跖屈:40-50度,内翻30度,外翻30-35度。 骨折的临床表现 全身表现:休克,发热 局部表现: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 骨折的特有体征: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骨擦感,以上专有体征只要有一条即可诊断骨折。 骨折的治疗原则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