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福利思想ppt 课件
社会福利制度 之中国浅谈 目 录: 一、社会福利事业的概念与意义 二、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 三、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福利体制与社会福利思想 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福利体制和社会福利思想 五、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 六、小组成员对社会福利的理解 一、社会福利事业的概念与意义 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为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提供的福利津贴、福利设施和社会服务的总称。 而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向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社会中需要给予特殊关心的人群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的设施和活动。 我国的社会福利事业是为维护处于特殊困难之中的老年人、孤儿和残疾人的生活、教育、医疗和康复等方面基本权利而设立的,主要包括孤残儿童事业、残疾人福利事业和老年人福利事业。 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个人素质与观念的差异、所占有生产要素的不同以及其他方方面面的原因,导致了弱势群体存在的必然性。 而作为国家的功能之一,就是保障每一个国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为此,必须得有一个机构或中介来实现这一目标,这就使得社会保障机构的产生成为可能。在国家的强制手段下,通过这些机构,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社会消费基金,对基本生活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社会福利有以下几点意义: 其一,维护社会稳定。通过社会福利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适当缩小各阶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避免贫富悬殊,使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能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其二,调节经济发展。在劳动力再生产遇到障碍时给予劳动者及其家属以基本生活、生命的必要保障,以维系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从而保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 其三,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国家和社会对那些没有生活能力的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提供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能够安度晚年,使儿童能够茁壮成长,使残疾人能够树立生活信心,充分体现了现代人道主义精神,使人的尊严得到根本的维护,从而为人类的发展提供基本前提。 二、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 正是因为儒家倡导德政理想, 中国历代政府都以长治久安为目的, 始终关注百姓的社会福利。其中的施政措施及蕴涵的社会福利思想至今仍影响着当代中国, 并对我国推行社会主义福利政策大有裨益。 德政: 福利社会的理想 民国以前, 对天的敬畏一直广泛存在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德” 成了“天”的注解,所谓“敬天”就转为“明德”,“天”与“德”具有了同一性。因此,天子秉承“天命”即应施行“德政”,否则,便违背天意而终将被弃。 春秋时期, 管子提出了具有强烈民本色彩的社会福利思想。在管子学派的重民思想中, 还有颇为丰富的社会救济与福利思想。——例如,管子《入国》篇中, 则记载有:“九惠之教:一曰老老, 二曰慈幼, 三曰恤孤, 四曰养疾, 五曰合独,六曰问病, 七曰通穷, 八曰振困, 九曰接绝。” 孔子出于“为政以德”的思想,称管子所行之政为德政。在他心目中, 德政的典范为大同理想。 孟子对德政作了更为具体的阐述,他认为君王应推广其本身的“不忍人”之心,施行“不忍人之政”,即“仁政”。 此外, 墨子的社会福利思想也很丰富, 他指出,民有三患: “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食”,并希望能够予以切实可行的救济。 宗法: 福利社会的渠道 在中国古代社会, 福利资源流通的渠道有一套有效而便利的方式, 即中国宗法社会特有的宗族制度。宗族制度从西周建制以来, 一直绵延至今。作为一种基层组织, 它在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三、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福利体制与社会福利思想 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福利体系,对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人民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积极贡献不可磨灭。但同时,这一时期的社会福利制度又具有鲜明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烙印,具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初步确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我国政府就开始着手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了条块分割的、封闭的社会福利体系。主要表现为: (一)单位福利的基本确立 1951年,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法规,也是中国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建立的标志。之后,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也实行了相应的社会保险。从1952年开始,政府陆续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关于统一掌管多子女补助与家属福利等问题的联合通知》、《关于各级人民政府工作人员福利费掌管使用办法的通知》、《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生产产假的规定》、《关于机关工作人员子女医疗问题通知》、《职工生活困难补助办法》、《关于国家机关和事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直击 ASCVD 以患者为中心的他汀治疗NLA指南解读审批号课件.ppt
- 直击高考2016届高考(外研版)英语语法专项突破课件情态动词与虚拟语气(共75张ppt)原创首发.ppt
- 盆底康复治疗PPT课件.ppt
- 直击中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ppt
- 直击高考2016年高考化学(高考调研人教版)化学一轮复习课件23 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和推断原创首发.ppt
- 直击高考2016年高考化学(高考调研人教版)化学一轮复习课件34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原创首发.ppt
- 直击2010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系列课件第四章 第5单元 实验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ppt
- 直击高考2016年高考化学(高考调研人教版)化学一轮复习课件21 物质的分类原创首发.ppt
- 直击高考2016年高考化学(高考调研人教版)化学一轮复习课件52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原创首发.ppt
- 直击高考2016年高考化学(高考调研人教版)化学一轮复习课件73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原创首发.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