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代谢调节ChapterMetabolicRegulation9
? 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主要是酶水平的调节。 ? 细胞内酶呈隔离分布。 ? 代谢途径的速度、方向由其中的关键酶(key enzyme)的活性决定。 ? 代谢调节主要是通过对关键酶活性的调节而实现的。 酶的隔离分布的意义 —— 避免了各种代谢途径互相干扰。 ① 速度最慢,它的速度决定整个代谢途径的总速度,故又称其为限速酶(limiting velocity enzymes)。 ② 催化单向反应不可逆或非平衡反应,它的活性决定整个代谢途径的方向。 ③ 这类酶活性除受底物控制外,还受多种代谢物或效应剂的调节。 关键酶催化的反应具有以下特点: 代谢途径是一系列酶促反应组成的,其速度及方向由其中的关键酶决定 。 例:糖代谢的关键酶 快速代谢 迟缓代谢 数秒、数分钟 通过改变酶的活性 数小时、几天 通过改变酶的含量 变构调节 (allosteric regulation) 化学修饰调节 (chemical modification) ? 代谢调节主要是通过对关键酶活性的调节而实现的。 1. 变构调节的概念 小分子化合物与酶分子活性中心以外的某一部位特异结合,引起酶蛋白分子构象变化,从而改变酶的活性,这种调节称为酶的变构调节或别构调节。 (二)关键酶的变构调节 被调节的酶称为变构酶或别构酶 (allosteric enzyme) 使酶发生变构效应的物质,称为变构效应剂 (allosteric effector) ? 变构激活剂?allosteric effector? ——引起酶活性增加的变构效应剂。 ? 变构抑制剂?allosteric effector? ——引起酶活性降低的变构效应剂。 2. 变构调节的机制 变构酶 催化亚基 调节亚基 变构效应剂: 底物、终产物 其他小分子代谢物 变构效应剂 + 酶的调节亚基 酶的构象改变 酶的活性改变 (激活或抑制 ) 疏松 亚基聚合 紧密 亚基解聚 酶分子多聚化 3. 变构调节的生理意义 ① 代谢终产物反馈抑制 (feedback inhibition) 反应途径中的酶,使代谢物不致生成过多。 乙酰CoA 乙酰CoA羧化酶 丙二酰CoA 长链脂酰CoA ②变构调节使能量得以有效利用,不致浪费。 G-6-P – + 糖原磷酸化酶 抑制糖的氧化 糖原合酶 促进糖的储存 ③变构调节使不同的代谢途径相互协调。 柠檬酸 – + 6-磷酸果糖激酶-1 抑制糖的氧化 乙酰辅酶A 羧化酶 促进脂酸的合成 (三)酶的化学修饰调节 1. 化学修饰的概念 酶蛋白肽链上某些残基在酶的催化下发生可逆的共价修饰(covalent modification),从而引起酶活性改变,这种调节称为酶的化学修饰。 * * 15 代谢调节 Chapter 15 Metabolic Regulation 第一节 概述 Introduction 一、代谢的生理特点 1、整体性 糖类 脂类 蛋白质 水 无机盐 维生素 各种物质代谢之间互有联系,相互依存。 消化吸收 中间代谢 废物排泄 2、代谢调节 机体有精细的调节机制,调节代谢的强度、方向和速度 内外环境不断变化 影响机体代谢 适应环境的变化 3、各组织、器官物质代谢各具特色 结构不同 酶系的种类、含量不同 不同的组织、器官 代谢途径不同、功能各异 4、各种代谢物均具有各自共同的代谢池 例如 各种组织 消化吸收的糖 肝糖原分解 糖异生 血 糖 5、ATP是机体能量利用的共同形式 营养物分 解 释放能量 ADP+Pi ATP 直接供能 6、NADPH是合成代谢所需的还原当量 例如 乙酰CoA NADPH + H+ 脂酸、胆固醇 磷酸戊糖途径 第 二 节 1、在能量代谢上的相互联系 三大营养素 共同中间产物 共同最终代谢通路 糖 脂肪 蛋白质 乙酰CoA TCA 2H 氧化磷酸化 ATP CO2 三大营养素可在体内氧化供能。 二、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从能量供应的角度看,三大营养素可以互相代替,并互相制约。 一般情况下,供能以糖、脂为主,并尽量节约蛋白质的消耗。 脂肪分解增强 ATP 增多 ATP/ADP 比值增高 任一供能物质的代谢占优势,常能抑制和节约其他物质的降解。 糖分解被抑制 6-磷酸果糖激酶-1被抑制 (糖分解代谢限速酶之一) 例如 饥饿时 肝糖原分解 ?,肌糖原分解? 肝糖异生?,蛋白质分解 ? 以脂酸、酮体分解供能为主 蛋白质分解明显降低 1 ~ 2 天 3 ~ 4 周 (1)糖代谢与脂代谢的相互联系 摄入的糖量超过能量消耗时,糖可以转变成脂肪。 2、糖、脂和蛋白质之间的相互联系 葡萄糖 乙酰CoA 合成脂肪 (脂肪组织) 合成糖原储存(肝、肌肉) 磷酸二羟丙酮 a-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