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校辅导员压力管理课件
压力管理 “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和谐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为什么要关注压力管理? 中大女教师自杀引委员热议 高校教师应分层考核 来源:南方日报 日期:2007-2-6 10:54:59 作者: 2007年1月20日凌晨4时,被同事们称为“美女教授”的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师欧阳洁从高校教师村5楼阳台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年仅45岁的生命,半年之前,另一位高校教师从同一教师村坠楼身亡。民革广东省副主委刘纪显在本次政协会议表示,欧阳洁的自杀与高校教师负担过重有关,“现在的考核标准就是一条无形的绳索,欧阳洁被撕裂了”。 近年来教师自杀案例摘录人教论坛 ? 心理论坛 ? 近年来教师自杀案例摘录/thread-420996-1-5.html发表于 2008-11-24 20:42 全国中小学教师自杀事件大约平均每月发生10次,一年内约120次。自杀形式有跳楼、服毒、服安眠药、上吊、跳河、割喉等等。其中约一半事件中,自杀者死亡,另一半造成重伤最终大多数致残。 自杀原因中,约一半是因为工作上的“精神压力”,得的病是忧郁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还有一半是跟领导矛盾、家庭不和、夫妻吵架、离婚、躯体疾病等。 财富是橡皮球 健康是玻璃球 2006年1月,年仅37岁的上海中发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南民因患急性脑血栓突然辞世。38岁的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54岁的爱立信中国公司前总裁杨迈、59岁的著名艺术家陈逸飞,46岁的小品演员高秀敏、38岁的网易代理CEO孙德棣等相继突然辞世,其英年早逝的主要原因是透支健康的结果。 这种现象频频发生,折射出企业管理者、艺术工作者和知识分子等人群的健康危机已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是工作节奏快、压力大、任务重、亚健康分布密集的40~60岁年龄段的中年人群。而今天的中年人群同时遭遇到两个致命的转型期:社会转型和身体转型。社会转型使他们感到焦虑和压力,身体转型让他们多病,在社会压力和身体劳累重压下,过劳死、心理障碍和亚健康已成为这一代人面临的三大共性问题。 “最近比较烦 比较烦 比较烦 总觉得日子过得有一些极端……总觉得钞票一天比一天难赚……我看那前方怎么也看不到岸……那个后面还有一班天才追赶……现在的我更觉得孤单……女儿太胖儿子不肯吃饭……车子太烂银行没有存款……我的头发只剩下从前的一半……每天的工作排得太满……” 积极应对压力 ***认知压力 ***纾解压力 教师怎样应对职业倦怠 ?许燕介绍,职业枯竭是由于压力长期积累而造成的一种严重的应激状态。职业枯竭多发生在为他人提供服务或帮助的职业,如教师、医护人员、警察、心理咨询人员等,这些职业的身心能量消耗较大,要求不断付出自己的知识、情感、能量等,经常面临超出个人承受能力的要求。长期面对这些压力,一些人会出现情绪情感上的疲惫不堪、消极怠工,甚至对工作的厌倦。 教师出现职业枯竭后,会倾向于对学生的行为做消极解释,对学生的情感关怀也会衰退,这可能导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下降,对班级的管理也不利。同时,出现职业倦怠或者枯竭的教师往往士气低落,工作效率下降,与同事的关系容易恶化,甚至会发生缺勤和离职的情况,影响学校教学工作的稳定和效益。 北京易普斯企业咨询服务中心首席顾问张西超博士指出: 职场压力过大,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对于个人来说,压力过大,就会出现血压增高、肠胃失调、溃疡、易意外受伤、身体疲劳、心脏疾病、呼吸问题、汗流量增加、皮肤功能失调、头痛、肌肉紧张等生理变化,而各类癌症、情绪抑郁、甚至自杀等现象都和压力有着很大的关系。 ***认知压力 压力可说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会体验到的一种情境和感受,它有时使人痛苦和退缩,有时却使人兴奋并振作,它是每个有机体都必须面对的人生挑战。那么为了使人们在压力下生活得健康一点,我们将在这里讨论什么是压力,人在压力下会有哪些反应,以及种种纾解压力的策略,希望通过学习提高大家直面压力的信心和勇气。 压力是个人在面对具有威胁性、挑战性刺激的情境中,一时无法消除威胁、脱离困境时的一种被压迫的感受。 压力源 是指压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压力源可分为外部压力源和内部压力源两大部分。 外部压力源主要包括生活中的重大变故和累积的烦心琐事。 内部压力源主要是指使主体感到困惑或难处理的内在刺激情境,一般发生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