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羟甲基丙烷油酸壬二酸混合酯的合成及其润滑性能研究.docVIP

三羟甲基丙烷油酸壬二酸混合酯的合成及其润滑性能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羟甲基丙烷油酸壬二酸混合酯的合成及其润滑性能研究.doc

三羟甲基丙烷油酸壬二酸混合酯的合成及其润滑性能研究 2011年4月 第36卷第4期 润滑与密封 LUBRICAT10NENGINEERING Apr.2011 Vo1.36No.4 DOI:10.3969/j.issn.0254—0150.2011.04.004 三羟甲基丙烷油酸壬二酸混合酯的合成及其润滑性能研究 吴燕霞李维民王晓波 (1.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摘要:以三羟甲基丙烷,油酸和壬二酸为原料酯化合成一种混合酯,测定混合酯的流变学性能,热氧稳定性和摩 擦学性能.结果表明,该混合酯的黏度较高,倾点较低,最大无卡咬负荷为647N,载荷392N,转速1450r/min,长 磨时间30min实验条件下磨斑直径为0.56mm,热分解温度接近250℃.该混合酯流变学性能,热氧稳定性及摩擦学性 能均优于植物油和矿物油,是一类性能优良的合成酯类油. 关键词:三羟甲基丙烷;油酸;壬二酸;混合酯;润滑性能 中图分类号:TH1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4—0150(2011)4—012—3 StudyonLubricityofTrimethylolpropaneOleicAcidand AzelaicAcidMixedEsters WUYanxiaLiWeiminWangXiaobo (1.StateKeyLaboratoryofSolidLubrication,LanzhouInstituteofChemicalPhysic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 LanzhouGansu730000,China;2.Graduate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39,China) Abstract:Amixedesterwassynthesizedbyusingtrimethylolpropane,oleicacid,andazelaicacid.Itsrheologicalprop— erties,thermo—oxidativestability,andtribologicalpropertieshavebeeninvestigatedindetail.Theresultsshowthatthesyn— thesizedmixedesterhashigherviscosity,lowerpourpoint,highermaximumnon—seizerload(647N),smallerwearseardi- ameter(0.56mmunderload392N,speed1450r/minandtime30min),andwellthermo.oxidativestabilitycompared withvegetableoilandmineraloil.Thesynthesizedmixedesterisakindofesteroilwithexcellentproperties. Keywords:trimethylolpropane;oleicacid;azelaicacid;mixedester;lubricity 润滑油对维护各种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减少摩 擦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广 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然而传统的矿物基 润滑油在自然环境中的可生物降解能力差,对环境造 成严重的污染.因此,开发热稳定性和低温性能好, 易生物降解和低毒性的润滑油刻不容缓.植物油 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且生物降解性能好,对环境无 污染,是最早使用的润滑剂.但其分子结构存在缺 陷:一方面,植物油中含有除油酸以外的多双键脂肪 酸,如亚油酸和亚麻酸,导致其氧化安定性差;另一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 (2007CB607606);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 (2007AA05Z420). 收稿日期:2010—11—19 作者简介:吴燕霞(1984一),女,硕士,目前从事新型润滑油 的研制.E—mail:wuyanxia0306@yahoo.ca. 通讯作者:王晓波(1976一),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 师,主要从事新型润滑添加剂及高性能润滑油脂的制备与应用 研究.E-mail:wangxb@. 方面,植物油脂中甘油分子中口.H是叔氢,导致其容 易发生热分解反应和消去反应,使用寿命较短.这些 缺点的存在导致植物油得不到广泛应用.相反,酯 类油因其出色的使用性能(如低挥发,高闪点,良 好的热氧稳定性,低温流动性及润滑性能等)被广 泛应用在航空发动机油,汽车机油,压缩机油和液压 油等领域.酯类油的润滑性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