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复习期诊断考试历史试题.docVIP

江西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复习期诊断考试历史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复习期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秘密★启用前 江西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复习中期诊断考试 历 史 第I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六艺是中国古代君子的六门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五礼、六乐、五射、五御、六书、九数。其中礼、乐是六艺教育的核心。这反映了六艺教育的突出特点是 A.强调道德教化的功能 B.具有学在民间的特点 C.主张严格遵守礼法 D.教学与音乐相结合 2.“族田义庄”创始于北宋范仲淹。史载,宋仁宗皇祐二年,范仲淹在苏州长洲、吴县置田十余顷,将每年所得租米,供给各房族人衣食、婚嫁和丧葬之用,始称“义庄”,其地被称为 “族田”。下列对“族田”的理解,正确的是 A.族田属于国家土地所有制 B.族田的存在加剧土地兼并 C.族田体现了自给自足特点 D.族田对家族贫困民众进行救助 3.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封建制之不善在于封国势力发展后,不贡不朝,争为雄长;郡县制之不善则在于由于实行流官制,官民不悉,官视民如路人,民亦貌承于官。因此,他主张 “仍郡县之制,师封建之意”。在此作者旨在强调 A.封建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郡县制不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 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D.郡县制取代封建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4.唐代一切政府法律颁行.须用皇帝名义颁布的,事先由政事堂议决,上交皇帝书敕,再由政事堂加盖中书门下之印发下,没有加盖印章的法律皆属无效。这主要反映了唐代 A.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B.皇权不断加强 C.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D.中央集权强化 5.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将中国的某一制度称为“消极的民主化”,认为这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 学养。……它打破了贵族的垄断和私人的关系,使被统治者在专制国家趋向平等。这一 制度应是 A.分封制度 B.郡县制度 C.宗法制度 D.科举制度 6.两宋在军事上屡受外敌之辱,常被称为“弱宋”。但是,军事上的弱宋却是中国历史上最崇尚气节的时代。史料记载:崖山之役,“后宫诸臣,从死者众……尸浮海上者十万余人”。宋时形成“崇尚气节”的风尚,表明当时 A.完善科举重文轻武 B.积贫积弱立志振兴 C.结束分裂强干弱枝 D.程朱理学影响至深 7.从西汉中期耦犁到唐代的曲辕犁,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工具不是向大型化方向发展,而是逐步变得趋于轻便灵巧。这说明中国古代农具 A.技术进步比较缓慢 B.逐步走向停滞落后 C.适应小农经济需要 D.严重制约农业发展 8.下面两幅图反映了东汉至唐地方行政机构的变迁,以下选项正确的一组是 ①汉代的“州”主要集中于黄河流域 ②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③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④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那次的战争,我们称之为鸦片战争,英国人则称之为通商战争,两方面都有理由。……就世界大势论,那次的战争是不能避免的。”战争不能避免的根本原因是 A.欧美崛起,需要广阔商品市场 B.闭关锁国,中国危机四伏 C.禁烟运动,影响英国在华利益 D.专制统治,中国落后于西方 10.“(鸦片战争后)时至今日,农村破产,日益剧烈,农民痛苦,日益深刻,各乡村普遍出现了一种杌鼾不安的现象。”近代航运事业兴起后,“民间衣食之途,尽为攘夺,江河船只顿减十之六七,失业之人不可胜计。车户歇业,瘠苦情状,尤不堪寓目”。材料从本质上说明 A.近代化过程中,底层民众生活困苦不堪 B.社会转型发展伴随着部分群体的痛苦 C.近代航运业夺利于民,洋务运动有局限 D.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不利于近代化 11.陈恭禄《中国近代史》评价“康梁之徒,欲以最短期内铲除千余年之积弊,俾中国欲为强国。……固无经验之书生也”。康广仁也曾批评其兄康有为:“规模太大、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动太大。”材料认为维新变法失败是由于 A.社会基础薄弱 B.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C.顽固派抵制 D.维新派自身局限 12. 1878年,清朝首任驻英法公使郭嵩焘在《使西纪程》一书中盛赞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 此书呈总理衙门后,激起满朝士大夫公愤,有人参劾指责他是汉奸,郭嵩焘任期未满, 被迫因病销差。郭的遭遇主要说明 A.中国社会变革阻力巨大 B.“中体西用”不符合实际 C.甲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