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材料热加工组织性能数值模拟的现及发展
材料热加工组织性能数值模拟的现状及发展
李立新 刘雪峰 汪凌云
摘 要:系统地介绍了材料热加工组织性能的物理模拟、数值模拟以及材料的质量控制和制造工艺的优化的最新进展。关键词:材料 热加工 组织 性能 模拟
State and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al Simulation for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Material during Hot Working
Li Lixin(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81)Liu Xuefeng and Wang Lingyun(Chongqing University)
Abstract: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the physical simulation and mathematical simulation for structure and property of material hot-worked and the optimization for quality control and manufacture process of material are introduced systematically in this paper.Material Index:Material, Hot-Worked, Structure, Property, Simulation▲
金属塑性加工的模拟方法有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例如用室温状态的铅模拟钢的热加工,用热模拟机模拟材料的热力学行为,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模拟钢的锻造[1~10]、轧制[11~16]、挤压[17]、拉拔[18]、板成型[19、20]以及焊接[21]等。根据模拟研究内容的发展,又可分为宏观模拟与微观模拟,前者主要研究宏观塑性变形行为、成形特性、内部孔隙和疏松的压实技术及参数,后者则着重探讨微观塑性变形机制,寻找塑性加工过程中组织性能的变化规律并优化工艺方案和参数。 数值模拟就是将物理模拟的实验结果与数值分析技术特别是有限元技术结合起来,研究材料在塑性加工过程中的变形情况、温度、应力、应变等分布规律以及微观组织、力学、机械及物化性能等的变化情况。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是随着物理模拟设备的完善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20年前,Sellar及其同事就提出对轧制及其后冷却过程中轧材组织性能变化进行数值模拟的概念[22],然而,在其后10年左右的时间里,这一想法未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直到90年代初,有关这方面研究的文章才陆续出现,并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极大兴趣。
1 物理模拟
物理模拟是工业过程在实验设备上的再现,它主要是为了测试材料在不同变形温度、变形速度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动态、亚动态及静态再结晶规律以及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之间的相关关系。常用的的实验设备有热力模拟试验机(如Gleeble-2000,Formastor Press热模拟机),高温拉伸、高温扭转试验机及恒温锻压试验装置等。1.1 金属塑性变形时的本构关系 材料的流动应力与宏观热力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即本构关系是联系塑性加工过程中材料的动态响应与热力参数的媒介,是用数值分析方法对金属塑性加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的前提条件。为获得材料在高温塑性变形时的本构关系,人们常假设某种特别的变形机制并用相关的材料参数来建立与这种机制相对应的本构关系[23],或用某一标量来代表塑性变形时由材料内部状态产生的各向同性变形抗力,从而获得描述该塑性变形的一阶本构模型[24],但前者仅适合于少数几种金属材料,后者只适合于具有立方晶格的材料,因此借助于热模拟实验来建立材料的本构关系仍是最广泛使用的方法。1.1.1 实验及数据处理 压缩试验由于能获得较大的均匀变形而得到广泛应用[25~31],但因工具与试样接触面上存在摩擦,而使试样处于三向应力状态,所以在试验时应选用合适的润滑剂并采用适当措施尽量减少摩擦的影响,然而摩擦的影响只能减小,不能完全消除,因此在进行实验时,常常准备几种直径D与其高度H之比不同的试样,分别测出它们的应力应变曲线,并用人工作图的方法[32]或数值计算的方法[30]进行外推,求出D/H→0时的应力应变曲线,因此时摩擦的影响为零,可认为这是理想的单向压缩状态,与此对应的应力应变曲线即为材料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然而外推过程必然会产生计算误差[33],理应存在试样尺寸因素的影响,所以计算误差及试样尺寸因素影响的程度是人们应充分注意的问题。文献[34]采用下式:
σ=σTC2f (2eCf-Cf-1) (1)
式中 Cf=2f R/H,R、H分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