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历史: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课件(人教版必修三).ppt

历史: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课件(人教版必修三).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课件(人教版必修三)

17、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 ) A 彻底抛弃法家思想 B 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 向西域传播儒家思想 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 18、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董的对策 ( ) A 指出了汉武帝弱点 B 违背了汉武帝初衷 C 触犯了汉武帝忌讳 D 迎合了汉武帝意愿 B D 19、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两者关系的确切理解是( ) A 政治统一确保思想统一 B 思想统一服务于政治统一 C 思想统一与政治统一相互对应 D 政治统一从属于思想统一 B 20.关于太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而兴办 B.学习内容为儒学五经 C.为贵族官僚所垄断 D.使儒学地位大大提高 C 21.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由于: A.董仲舒、朱熹等对儒家学说的发扬继承 B.儒家思想是历代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C.历代帝王重用信奉儒学的人 D.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 22.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主要利用了儒学的(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民贵君轻 C.性善论 D.大一统  23、汉武帝接受新儒学的根本原因在于: A、其“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B、适应了君主专制和国家统一的需要 C、吸收了各家思想,适应了不同阶级的 要求 D、汉武帝对先秦之儒的不满 B 24.董仲舒对儒学做了较大的改造, 其本质意图是( ) A.向汉武帝谋求高官厚禄 B.发扬光大儒学 C.提醒当权者要实行仁政 D.使儒学适应政治统一的需要 25.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主要区别是 A.强调实行“仁政” B.提出“以政为德”说 C.提出“天人感应”说 D.提出“民贵君轻”论 26.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的形成 ④儒学之外其他各个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学习延伸: 上述两条资料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请谈谈你对这种思想的看法。 答案要点提示: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思想 ①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性。 ②推崇孝道和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 ③强调君权虽然有利于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时代需要,但对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发展极为不利。 ④强调夫权,压迫妇女,更是应该批判的。 孔子 孟子 荀子 墨子 老子 庄子 韩非子 商鞅 至西汉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春秋时期: 应运而生 战国后期:蔚然大宗 秦朝:遭到打击 西汉汉初:逐渐复苏 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 第一单元 课标要求: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黄”:黄帝的学说 “老”:老子的学说 黄 老 之 学 内容:治身(养生)、治国。 基础:早期道家理论,结合阴阳、儒、墨、法等各家学说。 核心:“无为而无不为” :“待时而动、因时制宜、积极无为” 作用:西汉经济迅速恢复发展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汉初形势 战争破坏 社会凋弊 “无为” 黄老之学(道家) 与民休息 宽松 百家复兴 儒学复苏 面对汉初如此形势,如果你是刘邦,你会怎样做? 从严法治国的法家到无为而治的道家 一、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背景——汉初的“无为” 西汉初期以“无为”的黄老之学为统治思想,会出现怎样的后果呢? 1.经济恢复 2.社会稳定 3.生活改善 土地兼并,商贾膨胀 ——中央软弱无力 边境不宁——和亲 王国问题——放纵、姑息 民族矛盾 阶级矛盾 积极: 消极: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1、“无为而治” 不能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