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诗文教学策略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文教学策略谈

古诗词教学策略谈 张琼香 古诗词是几千年优秀文化的精华积淀,是灿烂夺目的艺术。它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诵读古诗文,对少年儿童的文化积淀、情感熏陶、智力开发乃至少年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古代教育学家孔子曾经说过:“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常吟古诗词,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词学素养。应当说古诗词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着民族的魂魄。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背诵古今中外诗文160篇(段)。而且在其附录的“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中就有70首。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肯定和提高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地位。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妇孺皆知、脍炙人口,都是古诗中的精品。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诵读这些古诗词呢?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研读古诗,让学生在整合比较中提高鉴赏能力。 所谓比较,就是将两项或多项事物进行整理对照,揭示其间区别与联系的规律的科学方法。比较的方法很多,关键在教师怎样把握好教学目的和内容,在此基础上寻找比较的支撑点,具体怎样,比较什么,得到什么,应视教学内容而定。比较的基本途径是: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例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幅翘首凝望图。朋友离别,没有千言万语,千叮万嘱。只是长久伫立,翘首凝望,直到朋友消失得无影无踪。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尽在默默无言、翘首凝望之中。不同的作者,在感情表达方式上,竟有如此惊人的相似之处,真是异曲同工之妙。指导学生阅读,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   同中求异提高学生理解作者表达感情因环境和对象不同而产生差异的能力   又如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位诗人面对分别,表达情感的方法却不尽相同。送别诗主题看似单纯,其实并不然,因为送别的对象不同,有朋友,有亲戚,有情人,即使是朋友,多层多面,也有分别。汪伦是李白的平民好友,诗人用浅显对比和夸张,淋漓尽致地尽抒情怀;元二是作者的官友,此次分别前途未卜,作者对友人的感情寓于对友人前途和生活的牵挂之中;董大是作者高适的琴友,杜少府是作者王维的官友。面对分别,同将一切感情寄托于安慰共勉的语句之中,但前者着重体现对友人高超琴艺的赞赏,而后者着重体现自己博大的胸襟,为后人所传诵。可见,送别诗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各个层面人物的不同生活命运和世态人情。通过比较,对于提高学生认识历史、提高思想和文学修养有一定的意义。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