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陈晓雄说课
中国美术鉴赏第六课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 说课稿 08级国画班 陈晓雄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美术鉴赏第六课的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 一、教材分析 五、教学手段 二、教学目标 六 、教学过程 三、教法运用 七、教学评价 四、学法指导 八、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美术欣赏课程中国画部分必学的一个内容,中国古代绘画在课本上分为三个部分:人物、山水、花鸟。三者都非常重要。由于是高中欣赏课,它有别于九年义务教育中的技能课,更偏重基础艺术史及简单绘画理论的学习。所以教师讲授的方法主要是以欣赏课为主要教学方式。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古代中国画鉴赏的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 A 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 B 培养学生自觉鉴赏中国画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创造能力。 情感目标: A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B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理解、记忆来欣赏古代传统中国画,以达到情操的陶冶。 教授重点: 1.赏析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风貌,同时寓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并理解画家“缘物寄情”的特点,感受画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2.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将教材内容有机地转化为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自我感受,自我激励和相互合作中大胆想象,讲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以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授难点: 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花鸟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三、教法运用: 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国画名作的鉴赏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对于相关的作品采用演示法。 四、学法指导: 我觉得艺术教育的作用是完善学生的知识构架和完整人格,而非培养艺术家。所以我在欣赏教学中更多地关注作品反映出的人文内涵,在这节课中主要通过展现绘画作品。 五、教学手段: 教师教授、多媒体课件演示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鉴赏过程 传神写照--人物画 咫尺千里-山水画 移情草木-花鸟画 传神写照--人物画 唐.阎立本《步辇图》 唐.阎立本《古帝王图卷》 表现的是自汉至隋十三个帝王: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大帝孙权、蜀昭烈帝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图卷以每一位帝王及男女侍从为一组,每位帝王的上角都有墨笔楷书庙号、姓名及在位年数等。 (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艺术特点全方面进行鉴赏,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艺术特点。)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反映了五代时期人物画创作所达到的成就。它以连环图画形式表现了五个互相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情节,以展现夜宴活动的丰富内容,即听乐、观舞、休息、清吹、送别。其中多数是见于记载的真实人物,图中成功地表现了韩熙载的形象,不但画出了他的外形特征,而且比较深入地表现了这一人物的特殊心理状态。 (通过鉴赏此幅作品让学生理解古代人物画理论精华,宋苏轼的“得其人之天”,南宋陈郁“写形不难,写心惟难。”) 隋展子虔《游春图》 --教师介绍此画是我国目前发现存世最早的一幅独立的山水画作品。“望秋云神飞扬,林春风思浩荡”,观赏《游春图》首先会感受到一阵扑面而来的春天气息:辽阔的水面波光潋滟,近处桃花正在绽放,远山青翠,几朵白云从林轴间徐徐涌出,“临春风思浩荡”,千载之下的观众不难从画的情境中体味到画中游人愉悦的心态。 宋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 --比较俩幅作品在技法上的不同,这一时期的山水画技法娴熟,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把中国的山水画推向了高峰。 (北宋)文同《墨竹图》 此图用水墨画倒垂竹枝,竹叶浓淡相间。史传文氏之竹“浓墨为面,浓墨为背”,于此可见。笔法谨严有致,又现潇洒之态。本幅无款,有“静闲口室”、“文同与可”二印。诗塘有明人王直及陈质题诗。 (明朝)徐渭《墨葡萄图》 徐渭在画上自题诗曰: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从中可得知此图作于五十岁以后,一种饱经患、抱负难酬的无可奈何的愤恨与抗争,尽情抒泄于笔墨之中。在徐渭笔下,绘画不再是对客观对象的描摹再现,而是表现主观情怀的手段。他又善于以草书之法入画,此幅用笔,似草书之飞动。淋漓恣纵,诗画与书法在图中得到自如充分的结合。 七、教学评价(课堂总结) 本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二十二章 人为灾难的医学救援.pptx
- 030904《项目实施进度里程碑确认单》.xlsx VIP
- 治疗篇第六章骨伤科四肢病证推拿讲解.ppt
- 2025年广西机场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七年级下册英语课件Unit 3《Keep Fit》(Section A 1a-1d).pptx VIP
- 福特嘉年华说明书.pdf
-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员及使用人员岗位职责.pptx VIP
- 江苏省小学科学实验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pdf VIP
-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训练题(含答案).docx VIP
- 八年级下数学期中测试题(a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