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月考试卷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月考试卷
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N-14 O-16 Mn-55 Cl-35.5 K-39 Cl-35.5 Na--23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共计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物质构成的奥秘》告诉我们:元素的种类、化学性质分别与下列粒子数密切相关它是:
A. 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B. 质子数、中子数
C. 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
2. 据报告,哈密地区白山钼矿发现新矿源,是新疆目前发现的最大钼矿,主要用于航天合金材料制作。在元素周期表中钼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质子数为42 B. 属于非金属元素
C.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g D.元素符号为MO
3.世博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使用了S-诱抗素制剂,以保持鲜花的盛开。S-诱抗素的化学式为C15H20O4,下列关于S-诱抗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S-诱抗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S-诱抗素由三种元素组成
C.S-诱抗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5︰5︰16
D.S-诱抗素一个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5︰20︰4
4.目前有关部门做出决定,司机酒后驾车会受到严惩。交警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X+2CO2↑+9H2O,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化合物X,则X的化学式为:
A.Cr2(SO4)3 B.CrSO3 C.Cr2O3 D.Cr2S3
5.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③是阳离子 B.②③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C.①④是原子? D.②④属于同种元素
6.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硫元素的化合价:SO2Na2SO4H2S
B.空气中组成物质的含量: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C.相对分子质量:二氧化碳氢气氮气
D.地壳中元素含量:AlFeSi
7.在下列各项中,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④⑥ D.①③⑤
8.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现象是:
A.铁丝燃烧,其固体质量增加 B.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C.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 D.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不相符合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易升华同时吸收大量的热
B.一氧化碳用于冶金工业——一氧化碳能够燃烧
C.金刚石用于裁玻璃——金刚石很硬
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石墨很软
10.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除去这白膜使试剂瓶变得明净的最好方法是:
A.用蒸馏水冲洗 B.用稀盐酸洗涤
C.用热水冲洗 D.用钢丝刷刷洗
11.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把混合气体通过:
A.水 B.澄清石灰水
C.灼热的氧化铜 D.炽热的炭层
12.区分02、H2、C02三种气体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A.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B.将气体通过红热的铜网
C.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D.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13.在化学反应A+B=C+D中,8 gA和16 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 gC,若12 gA参加反应,生成D的质量是 (? ?)
A.20 g B.24 g C.21 g D.15 g
14.下面是4位同学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小芳同学说:它们都是带电的粒子
B.小新同学说:它们都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小康同学说: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D.小金同学说:它们都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