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工程水文学》试题(B卷)及答案
(水务工程专业03级)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在横线上填上所选结果的序号(单选,每题2分)
1、如果平原地区的雨量站稀疏且分布不均匀,采用 (2) 计算面平均雨量比较合适。
(1)算术平均法;(2)加权平均法;(3)等雨深线图法
2、河道的糙率增大则河道过水能力 (2) ;河道的比降增大则河道的过水能力 。
(1)增大; (2)减小;( 3)不变
3、霍顿下渗公式中的参数f0,fc,K与 (3) 有关。
(1)降雨强度; (2)土壤含水量; (3)土壤性质
4、闭合流域多年平均雨量1000mm,多年平均径流深350mm,流域最大蓄水能力100mm,则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2) mm。
(1)550;(2)650;(3)750
5、在流域径流形成和消退过程中, (1) 退水速度最快。
(1)地表径流;(2)表层流;(3)地下径流
6、流域内修建大型水库后,通常情况下多年平均径流深 (2) 。
(1)增加; (2)减少; (3)不变
7、设事件A、B相互独立,且P(A)=0.4;P(B)=0.05,则P(AB)= (2) ;P(A+B)= (4) 。
(1)0.2; (2)0.02;(3)0.45; (4)0.43;
8、某堤防设计标准P=0.05。今后十年内发生河道水位超过堤顶高程的概率 (3) 。
(1)0.0510 ;(2)1 - 0.0510 (3)1-( 1-0.05 )10
9、已知均值EX = 100.0mm,离差系数Cv = 0.40,离均系数φp=6.5,则设计值xp= (1) mm。
(1)360.0; (2)260.0;(3)260.5
10、城市化地区一般不采用直接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主要原因是流量资料不满足 (1) 。
(1)一致性; (2)代表性; (3)可靠性
11、如果设计枯水流量为2.5 m3/s,则供水保证率为 (1) 。
(1)P( Q2.5 m3/s ); (2)1-P( Q2.5 m3/s );(3)1 / P( Q2.5 m3/s )
12、在一般情况下,月降雨径流相关图的精度 (3) 年降雨径流相关图。
(1)高于; (2)等于; (3)低于
13、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是假定设计暴雨的频率 (3) 设计洪水的频率。
(1)大于; (2)小于; (3)等于
14、已知某流域按三小时时段的一次净雨过程为11.5,3.0,25.0,13.5,4.5(mm),产生的地下径流总量为30.0mm,则分析出该次雨洪事件的稳定入渗率fc= (2) mm/h。
(1)2.0 ; (2)2.5 ; (3)6.0
15、一般情况下,采用等流时线方法推求出的流域流量过程线洪峰
(1)实测洪峰。
(1)大于; (2)小于; (3)基本等于
16、加入历史洪水资料后,流量频率分布曲线的Cv和Cs值 (3) 。
(1)增大; (2)减小; (3)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17、在选择典型洪水时,经常选择洪峰偏后的洪水过程线,主要是考虑 (1) 。
(1)工程的安全;(2)接近设计条件;(3)过程的代表性
18、流域某一点的年最大日雨量 (3) 流域平均日雨量。
(1)大于; (2)小于; (3)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19、在同一流域,3小时单位线峰高 (2) 1小时单位线峰高。
(1)大于; (2)小于; (3)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20、在形式为ip=Sp / tn的暴雨公式中,参数Sp随 (1) 不同而变。
(1)频率p;(2)历时t;(3)指数n
?
二、计算题
1、已知流域地表径流三小时单位线为7 , 21 , 13 , 9 , 6 , 4 , 2 ( m3/s ) ,稳定入渗率fc = 2.0mm/h。另知一次降雨产生的净雨过程见右表。如果地下径流过程线概化为等腰三角形,且地下水过程线的峰正好位于地表径流停止点,推求本次降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线。(13分)
日 起讫时间 净雨(mm) 3 5:00-8:00? 12.0 ? 8:00-11:00 28.5 ? 11:00-14:00 4.0
?
解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边际、弹性分析经济数学建模课件西安交通大学,戴雪峰.doc
- 2013必修一第四单元与必修二.doc
- 初中化学测试试卷1.doc
- 2013年~2014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职高班语文试题.doc
- 创新能力试题和答案80分.doc
- 2013年度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暑期食品安全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方案.doc
- 2013年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_邵轶辰整理.doc
- 2013年银川一中高三第五次月考理综试题(2012.12).doc
- 2014江苏省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网络知识竞赛题和答案.doc
- 2014年度高考英语二轮复习单项选择 拉分题特训:状语从句 Word版含答案.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