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叹.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风雨叹

风雨叹 李东阳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汉族,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明代中后期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诗人、书法家、政治家。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第一部分 极写江浙沿海地区特大风雨遭致海水横滋而造成特大水灾的惨状。一、二句点明发生基风雨的时间与风卷海水登陆的情景。此风当是咫风或龙卷风,其所到之处必当是毁灭性的灾祸。一、二句是平实的叙述,后六句紧扣诗题,用比喻、夸张和拟人手法,极力状写这股灾风的威猛,乾坤顿时黯然失色.咫风掀起了峥嵘万状的巨浪.浪似高山:鱼鳌也乘机兴风作浪,状如人立.愁云铺天压地,天地惨淡无光,日月运行的轨道错乱。 根据其想象并化用了范仲淹“阴风恕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格,山岳潜形”,颇有诗意的文句,而描绘出如此惊天动地的巨风形象.然而它并不创造惊天动地的伟绩,带来的却是极大的破坏。 此后的四句便是写里人惊恐失措奔走相告,官府告急文书火速传递,在一场大灾难到来之际,上下几处于被动阁措之境。诗人是感慨呢?同情呢?还是兼而有之?老百姓遇到的无非是天灾人祸。 诗人写的是《风雨叹》,虽侧重写风雨,却也及人事他的南行,耳闻目睹,感慨良多,则不消说多与时政得失有联系。 东南沿海固多大风,如官府多所注意,严加防备,则暴风雨来临之时,不至于如此惊慌失措,更弄得老百姓身家难保了。 这部分的最后四句,进一步描写大水撞击,山谷轰鸣,万木拔地,洪水肆虐的惊险场景,随之而来的便是洲沉岛灭,百姓葬身鱼腹的灭顶之灾.人间惨局,顷刻发生.这就是《风雨叹》的第一层内容。 第二部分 “我方停舟在江皋”至“不觉红颜坐凋瘦”为第二部分,共六句。这部分是因事兴叹,这场大风雨造成的人间悲剧在诗人的心灵深处激荡着,诗人慨叹之余而至于声泪俱下了。诗人刚刚停舟靠岸,当听到这场大风雨的消息后,怎样地坐立不安,夜不成眠的。江皋,本为水边的沼泽地,可以理解为江岸。从“披衣踞床”这一特定的动作中,我们想象出诗人时而上床,时而下地的情状。这是写实,诗人不作旁观者,而是把自己投入到这场天灾人祸当中,心神是怎样的久久不平静。 “忽掩青袍泪双透,举头观天恐天漏”,则由感情的逐步深入而至于泪透青袍,这是一种多么值得珍贵的感情!诗人在(杨子湾》中说了“庶几沛甘雨,洗我苍生忧”的话。那是因扬州久枯早而发.而在雨水过多造成水患之时,诗人则唯恐“天漏”了.一副仁者心肠是力透纸背的。这种感情当非一时的冲动,必基于忧国忧民之心,“此时优国况思家,不觉红颜坐凋痰”,对此作了最好的注脚。其南国之行,所写诗箱中颇多 “愁绝”、“凋瘦”之词,从中当可了解诗人关心于国计民生的真心了。 “撞关以西兵气多”至“呜呼奈尔苍生何”为第三部分,共八句。这部分由叹民事而及于国事.诗人颇以边患为念,切望天下太平,但同时流露了万事难全的慨叹.首两句显然指的是边患。芦茄是古代少数民族的一种簧管乐器,兵营巡哨多用之。“尘”,当指边患。明英宗蒙尘,指英宗为进攻明朝的蒙军所掳事.明代到宪宗成化年间,所谓边患又特别严重起来,东北有女真的进扰,北部则有蒙古各封建集团的不断进攻.“渔关以西”,当系泛指。 由于他们以牲畜为主要生产.许多必需品都仰给于口内,所以,他们都不断地向明廷“奉书求贡”设主互市,即要求书入贡和赏赐及互市的形式,以马匹皮毛等换取明廷和口内的布帛、铁锅等。由于明廷常批驳其要求或置之不理与停止互市,而又不能有效地阻止其军事进扰.便形成丁越来越严重的军事冲突.西至哈密、甘陕,东至辽吉,便不断告急.各地人民就都不能安居乐业。 所以三、四、五句诗人紧接着希望一洗干戈,平息战事,使人民安居乐业;又以杜甫自喻,意为就是我的房屋为风雨所破,因天下太平,仍能泰然地长啸高歌。诗末三句,表达了诗人徒怀报国救民之志,难得实现的苦衷。 本诗三段可称三叹:叹洲沉岛灭人亡:作者因事兴叹;由民事而叹及国事。感情逐步深入,内涵逐步丰富,主题也愈深刻。诗人在其《怀麓堂诗话》中,强调了诗歌要有比兴,要有表现真实的“情思”。他认为:“诗有三义,赋止居一,而比兴居其二.所谓比与兴者,皆托物寓情而为之者也。……此诗之所以贵情思而轻事实也。”诗人在本诗中“三义”连用,托物寓情,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诗人推崇李、杜,他认为“近代之诗,李杜为极。” * *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