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方志起源探考
方志起源探考
论述方志起源的著作颇多,历来各朝代学者也多有论及方志起源者,各家之说有以《山海经》《尚书·禹贡》等记载四方形貌之古地理书为方志之源者,有以《周官》等古史书为方志之源者,有以《史记》《汉书》等正史为方志之源者,有以《越绝书》《吴越春秋》《华阳国志》等方国政记为方志之源者,有以《世本·作篇》等古地图为方志之源者,有以《南阳风俗传》等风土记为方志之源者,更有方志多源说者。众说纷纭的原因,大抵出自对方志性质的认识不同,其中亦不乏言之成理者。刘纬毅《中国地方志》一书中列举了17种关于方志起源的说法,窃以为大致涵盖了现有说法,考据严谨与否容后再表,陈列如下:
(1) 商代甲骨文说。邸富生和方致在《试论方志的起源、性质和作用》一文中谓:“商代官吏对当时现状进行记录,这些现状的记录,便是方志的起源。”又云:“殷人卜辞也包含有时、地、人三要素……是方志中大事记的直接渊源。”
(2)《九丘》说。元代集贤殿大学士许有壬认为:“九州之志.谓之《九丘》……志之由来尚矣。”明代陈霖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述,称:“古者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聚此书。《九丘》亡,而后岁时记于荆楚,风土述于周处,方舆载于祝氏.虞衡笔于石湖。与夫名贤有录.花石有谱.斯各具丘之一也。”
(3)《山海经》说。近人王以忠称:“《山海经》一书,不仅为中国原始之地志.亦可谓中国最古地图之残迹矣。”今人史继忠《方志浅谈》亦谓:“方志的渊源……源于《山海
经》。”
(4)《禹贡》说。元至正《金陵新志》的修纂者张钱,在其《修志本末》中指出:“古者九州有志尚矣.书存《禹贡》,周纪《职方》,春秋诸侯有国史,汉以来郡国有图志。”清邹汉勋《黄阳山水图记?叙》亦谓:“《禹贡》—书,为千古地志者之祖。”这种说法影响很大,至今不少学者持相同观点。
(5) 西周说。宋代史学家司马光最早提出这种说法。其《河南志·序》称:“《周官》有职方、土训、诵训之职,学道四方、九州之事物,以诏王知其利害。后世学多为书以述
地理,亦其遗法也。”赞同此说者很多。清任兆麟《同里志?序》谓:“《周官》外史攀四方之志,小文学邦国之志,诵训掌方志,此即后世郡县志之权舆。”
(6)“百国春秋”说。章学诚《湖北文征叙例》谓:“百国春秋,实称方志》”梁启超就此进一步阐明:“最古之史,实为方志。如《孟子》所称晋《乘》、楚《檮杌》、鲁《春秋》”《墨子》所称周之春秋、宋之春秋、燕之春秋,《庄子》所称‘百二十国宝书’.比附今著.则一府州县志而已。”
(7)“土地之图”说。今人靳生禾认为:“我国始有方志之作,可溯之于先秦以图为主、以文为辅的土地之图。”
(8)《国语》、《战国策》说。金毓黻说:中国地方志“启于《国语》、《国策》,以国别为史,继于《华阳国志》,大成于各省州县方志。”
(9)《汉书》说。近人李世璩在民国《建陵县新志·序》中指出:“班固《汉书》有地理、沟洫等志,为史中之志.与表、传分列.此则郡县志之滥觞。”
(10)《南阳风俗传》说。《隋书·经籍志》载:“后汉光武始诏南阳撰作《风俗传》.故沛、三辅有耆旧节土之序,鲁、庐江有先贤之传,郡国之书,由是而作。”清人张学都《太平县志·序》亦说:“东汉以还,有南阳风俗、襄阳耆旧之记,而志郡邑者始备。”
(11)《越绝书》、《吴越春秋》说。清洪亮吉《澄城县志·序》称:“一方之志,始于《越绝》,后有常 《华阳国志》。”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亦谓:“东汉会稽郡人赵晔著《吴越春秋》,又有无名氏著《越绝书》,两书专纪本地典故,开方志之先例。”
(12)汉代图经说。当代历史地理学家潭其骧主张:“地方志的渊源,确乎也可以追溯到汉朝。从《华阳国志·巴志》里可以看到,东汉恒帝时,巴郡太守但望的硫文里提到《巴郡图经》,可见在此以前已有图经。图经就是一方的地图加上说明,这就是方志的滥觞”。
(13)《畿服经》说。清人谢启昆《广西通志·叙例》谓:“晋挚虞依《禹贡》、《周宫》作《畿服经》……实后世方志之祖。”
(14)《华阳国志》说。清人刘光谟谓:“方志之书.始于吾蜀。《华阳国志》.其鼻祖也。”梁启超也持此说.谓:“晋常璩《华阳国志》,为方志之祖。”
(15)六朝说。清顾千里《广陵通典·序》指出;”郡邑志乘,滥觞晋宋。”现代方志学家王葆心亦说:“宋元明以来之方志,源于六朗、唐人之图经。”
(16)唐宋说。现代山西学者郭象升,在其《山西各县志书凡例》一文中说:“方志之书,肇于唐宋。”蒋彤甚至还主张“方志之作肇于宋”。
(17)多源说。黄苇教授认为:“乃志源头较多,不仅有《周官》、《禹贡》和《山海经》,还有《九丘》之书和古舆图等等……方志并非起自一源,而是多源。”研究员傅振伦在一九八六年《浙江学刊》十二期上发表的《论方志的起源和演变》一文,也认为方志起源是多元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