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元结责任感与其当代意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元结责任感与其当代意义

浅谈元结责任感与其当代意义   【摘要】元结是与杜甫同朝代的一位非常进步的诗文名家,也是一个有正义感、关心民生疾苦和祖国安危的积极的政治家,无论是他的作品还是行为,皆表现出了极强的责任感,无论是为官之时,还是逃难隐居,他都以刚正不阿、忠直磊落的优良品质、把对国与民的责任通过其文表达了出来,并给当代的我们以深刻的启迪。   【关键词】元结 元文 人格魅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1-0015-03   元结的生活时代与杜甫大致相同,即是由盛唐向中唐过渡的阶段,他既经历了唐的盛世,也更多地体会到了国家的战乱与人民生活的困苦,察觉到国家的政策、士人的道德品质与官吏对老百姓生活、对国家前途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在他的作品中出现了很多反映当时士人的道德心态的没落,表达下层民众的心声,甚至对于国家选拔官吏任用???员的谏议。在阐述这些观点时,他没有顾及到个人利益甚至是个人安危。这一篇篇义正词严的说教与个人身体力行的实践,正是建立在他高度的责任感之上的。正如杨承祖先生所说:“他不仅是国家的忠尽之臣、人民的守护者,也是士行最高尚、性情最真纯的守道君子。”   而在现实社会中,在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潮流中,在优良的道德传统日益淡漠、而各种不正之风日益盛行的今天,我们也应从元结的身上找到自己所应该具有的责任,让中国之优良传统发扬光大,让中国真正地走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一 家国责任感   元结是一个爱国者,他是国家的忠尽之臣。当然,元结也是爱民的,他是人民的守护者,他把维护或争取百姓的利益当成自己应该肩负的责任,并责无旁贷地把这份责任扛了起来。   我们在他的作品里看到的就不只是对人民苦难的一般呼吁,而是进一步把人民的疾苦和人民的愿望在他的职权范围内作为实际问题提出来,并为人民的利益向统治者做积极的争取。   有很多为官者,会泯灭曾经的良心,丧失曾经的公正与追求,走入官场即为官场的不良风气所污。而元结能身在官场而心忧天下,很少为个人利益而患得患失,权衡更多的是黎民苍生之疾苦。在他为官时期的很多奏表中,如《请给将士父母粮状》《请收养孤弱状》《请省官状》《奏免科率状》《奏免科率等状》《谢上表》《再谢上表》等都表现出这种高尚的人格。   《请给将士父母粮状》即是为那些在军中无家可归、无处安身的父母申请粮食。文曰:   夫孝而仁者,可与言忠信。而忠信者可以全义勇,岂有责其忠信,使之义勇,而不劝之孝慈,恤以仁惠……   元结认为将士父母也应该给予衣食。这不仅仅是单纯的“忠信义勇”之观,也是对“孝”的有力诠释,更是作为一名臣子对大局的全面考虑,也是一位官员对将士与百姓的体恤。与那些为富不仁、借做官发财、不顾及人民死活的贪官污吏相比,元结无疑是仁义的化身。另有《请收养孤弱状》,考虑到战乱,一些孤儿弱小无家可归、无处可养,希望能够在军中存养之,同样是考虑到实际的情况,为老百姓考虑得更多,更显仁义之心。   他在唐、邓一带理兵的时候,写过《请省官状》,在此文中他就伤感地描写了当时战区的惨相:   荒草千里,是其疆畎;万室空虚,是其井邑;乱骨相枕,是其百姓;孤老寡弱,是其遗人。哀而恤之,尚恐冤怨,肆其侵暴,实恐流亡。   而“方城县……今二百户以下……正官员及摄官共有六十余人”,并因此提出了要官府裁员、节省开支的有效措施,从而减轻百姓的赋税,减少百姓的徭役。这与杜甫所作的“三吏”中官吏之作为可以说是大相径庭。   元结任道州刺史时,由于“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道州旧四万余户,经贼以来,不满四千,大半不胜赋税”而“承诸使徵求,符牒二百余封。皆曰,失其限者罪至贬削”。面对此情此景,元结因老百姓过于困苦,不忍心加之于赋,于是“静以安人,待罪而已”。并上书皇帝,请免百姓所有、负租税及租庸使和市杂物十三万缗。第二年,又上书请减免百姓租税,都得以实现。元结还为老百姓造房并给予田地,免徭役,使后来很多流亡的百姓都再次回到自己的家园。可以说,元结心忧天下的抱负使他走向了为国为民的实践,并因此而造福百姓。   《再谢上表》中他一再呼吁:“实不合使凶庸贪猥之徒,凡弱下愚之类,以货赂权势而为州县长官。”这么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百姓的利益。在历史上有多少人做官只是为了敛财,即使当初有着心忧天下的抱负,一旦身入官场,则是“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对于一个已入官场的人来说,元结能从大局着眼,能为江山社稷、百姓生存考虑如何选拔官员,并且向皇帝提出来,着实不易。   而这所有的一切,都基于他的家国责任感。   二 道德责任感   元结是士行最高尚、性情最纯真的守道君子。在他的信条中,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