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草菇栽培菌株比较
不同草菇栽培菌株比较
对中国不同地区的24个草菇栽培菌株的子实体颜色、菌膜厚度、菌柄形态及着生方式、菌托形态和生物转化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的草菇栽培菌株子实体形态存在差异,子实体的蛋型期颜色呈现深灰色、灰色和灰白色,以灰色居多;成熟期呈现灰色和灰白色,同样以灰色居多。V365菌膜最厚,为 2.75 mm;单生草菇菌膜最薄,仅为0.95 mm。菌柄有2种形态:上细下粗和基本等粗,菌托有3种形态:圆筒形、两瓣形和三瓣形;菌柄着生方式包括菌柄中生和菌柄偏生。不同菌株的生物转化率也存在差异,其中V365生物转化率最高,达48.6%;A8最低,仅有3.1%。
草菇; 子实体; 形态特征; 生物转化率
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品种极为丰富。随着育种技术的不断发展,优良菌株不断涌现,对草菇新品种的保护也有了更高要求,需要一套能与国际接轨并符合中国国情的有效保护办法[1]。因此草??特异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和稳定性(stability)(简称DUS)测试指南的研制就成了当前最主要的研究课题。DUS测试中所规定的测试原则及方法都是根据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Plants,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要求而制定的,草菇DUS测试指南的使用范围为小苞脚菇属,本文按照DUS测试指南的要求[2],分析24个草菇栽培菌株子实体的形态特征差异及生物转化率。
1 材料与方法
1.1菌株
供试的24个草菇栽培菌株分别来源于中国5省11个单位,V1、V23、V106、V844来源于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V110、V112、V11、V25来源于江苏省高邮市科学食用菌研究所,V365、V5、V029来源于山东省寿光市食用菌研究所,V26、V238来源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中心,V901、V971来源于江苏省江都市天达食用菌研究所,V28来源于江苏省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V138来源于广州市白云区农业科学研究所,V34、单生草菇、丛生草菇来源于北京市吉蕈园科技有限公司,A8来源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低温草菇来源于山东省单县高港食用菌有限公司,大草32、草菇01来源于河北省武安市何氏食用菌产业中心。
1.2培养基质
母种培养基:200 g马铃薯,20 g葡萄糖,3 g磷酸二氢钾,1.5 g硫酸镁,20 g琼脂,pH自然,加水定容至1 L。
原种、栽培种培养基:88%棉籽壳,10%麸皮,1%石灰,1%石膏,65%含水量,pH 8~9。
栽培培养料配方:100 kg废棉,5 kg生石灰,170~180 kg清水,70 %含水量,pH 8,盖上薄膜发酵2 d。
1.3方法
草菇制种、栽培方法参照参考文献[3],每个菌株的种植面积为1 m2,4个重复。1 m2待子实体生长至蛋型期、成熟期,每个菌株随机采摘30个子实体,观测蛋型期子实体顶部和成熟期菌盖的颜色,另随机采摘30个蛋型期子实体,从侧面剖开,用游标卡尺测量顶部的菌膜厚度。当子实体生长至成熟期开伞,每个菌株随机采摘30个子实体,观察菌柄、菌托的形态结构。
子实体生长至蛋型期,将每个菌株剩余3 m2种植面积所生长的第一潮菇全部采收,称其重量,计算生物转化率[4]。
生物转化率=子实体鲜重(kg)/干培养料质量(kg)×100%
2 结果与分析
供试菌株蛋型期子实体呈现3种颜色:深灰色(7个)、灰色(13个)和灰白色(4个);成熟期呈现2种颜色:灰色(20个)和灰白色(4个)。菌膜最厚的草菇菌株是V365,菌膜最薄的是单生草菇,24个菌株中菌膜较厚、不易开伞的有V1、V110、V365、V23、V112、V11、V5、V901、V138、V029、V238和大草32。不同草菇菌株在栽培条件一致时生物转化率最高的是V365,最低的为A8,生物转化率较高的菌株有V365、V23、V5、V25、V844、V138、V238、单生草菇、大草32和草菇01(表1)。
供试菌株在成熟期菌柄呈现基本等粗和上细下粗2种形态(图1),基本等粗的包括17个,上细下粗的包括7个;所有菌株在成熟期时菌柄着生方式也呈现2种形态:菌柄中生和菌柄偏生,偏生的包括10个,分别为:V1、V110、V26、V28、V138、A8、丛生草菇、大草32、草菇01、V971,中生的包括14个,分别为:V365、V112、V11、V23、V5、V106、V25、V901、V844、V029、V238、V34、单生草菇、低温草菇。在随机选取每种菌株的30个子实体中,基本等粗和上细下粗的重复性均较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