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走漂移国产“机械爬虫”.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会走漂移国产“机械爬虫”

会走漂移国产“机械爬虫”   这是一款操控灵活的“机械爬虫”,它拥有任意方向前进、后退和漂移的能力,能在方寸之间原地转向,却不需要方向盘,也不用丝毫偏转车轮。它就是我国装甲兵工程学院新近研制的“全方位移动平台”。试驾“全方位移动平台”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个“小家伙”,我们来到京郊的装甲兵工程学院。打开车辆研发实验室的大门,我们终于能够近距离接触这些名为“全方位移动平台”的小车了。   久闻其名,我们决心要仔细探究一番。第一眼看去,这些无人车有的像高尔夫球车的个头和外观,有的则被改装做叉车,还有的加装了升降云梯平台,每辆车的车体后部都是全电车辆特有的宽大电池仓。但它们共有的四个奇形怪状的车轮,却表明这些车辆和寻常的民用车辆大相径庭。这些车的车轮并不装轮胎,轮毂位置斜置安装了一圈更小的扁扁的轮子,像是粘了一圈保龄球瓶。   有意思的是,这些车辆的前轮都无法偏转!不仅如此,每个车轮都没有可以操作偏转的机构,全部同轴安装。可见,它的偏转不是靠转动车轮来实现,那所有的秘诀都只在车轮的辊子上。由于研发人员之前给我们上了课,做过一些介绍,所以第一印象是,这些小辊子是由电机带动,共同作用之下形成车辆平台前后左右移动。如果每个车轮8个辊子,4×4平台总共将有32个电机!但仔细观察,我却发现车轮上的小“保龄球瓶”可以自如滚动,并无额外的动力装置,令我们非常困惑。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和研发团队一起把样车开到室外的空地上,开始体验和测试它的机动特性。作为一款能够全向移动的车辆,方向盘对它来说自然不适合,所有的操控全部用一只手柄来实现,相当简洁。稍做培训后,小编就能够独自持证上路了。前进、后退,向左平移、向右平移,只需要搬动手柄就可以轻松准确完成。车轮滚滚向前,车轮上的辊子也跟着转动起来,但车子却在横向侧移,给人一种MJ跳“太空步”的感觉!小编按下控制手柄顶部的杠杆,还可以像开坦克一样转弯、掉头乃至原地180°转向!对于停车不便的“首堵”来说,如果有这么一辆会“漂移”的座驾未帮忙抢车位那就帅呆了……我们试驾不一会功夫,??验室门前的场地上已印满了各种形状的车辙。   研发人员介绍说,这个平台能实现任意方位的移动和转向,要诀都在于它的车轮设计上。这些粘满了保龄球瓶的轮子叫“麦克纳姆轮”(Metantlnl Wheel),每个车轮由轮毂和斜向固定在轮毂上的辊子组成。车轮旋转,辊子在接触地面时,也可以绕其斜向的辊轴自由旋转,这样单个车轮最终在地面上产生的摩擦力并不是推动车辆向前或向后,而是车辆斜向方向的作用力。这样车轮两两配合,通过控制各轮旋转方向和速度大小,就可以产生向前、向后、侧向的作用力,实现全方位移动。   例如,仔细观察我们试驾的这辆试验平台,前2对车轮向前旋转,后2对车轮向后旋转,车辆就会向左侧移动。如果4个车轮的转动方向全部掉个,平台则会向右移动。正常车辆的变速箱和传动系统绝不会有这种前后轮相反方向转动的南辕北辙设计,更无法快速转变车轮的驱动方向。但我们测试的平台采用全电控制,每个轮子由电机独立驱动,变换起来“只需轻轻一碰”手柄即可。   看似简单,这其中有相当复杂的设计要点,一言难以记述。全向平台的运动方向需要4个车轮同时配合,一旦有车轮离地就会方向跑偏。设计时不仅要独特的车轮设计和完善的控制策略,还要保证平台运动时,全部车轮必须有效抓地。为此研发团队专门设计了摆臂机构的车辆悬挂,保证每个车轮能够始终与地面接触。   从航母弹药车发扬光大   全方位平台的“麦克纳姆轮”是美军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的一项技术,随着电驱动技术的发展,“麦克纳姆轮”结构的全方位平台逐步成为装备保障的重要技术和发展方向,并于90年代出现在美军航空母舰上,成为物资和弹药的运输及装卸的重要平台。   装甲兵工程学院是最早开展这一技术的研究单位之一,正因为美军航母的少量新闻照片里偶露峥嵘的“麦克纳姆轮”,国内一直未能得到更详细的技术资料,因此实际的研制工作完全由装甲兵工程学院平台研制的团队独立完成。这是一个富于创造力的年轻技术团队,他们中间不乏思维发散的果粉潮人,具有国内典型的军工研发队伍的所有特质。在研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平台从无到有,最终实现了包括综合控制器、总线系统、驱动电机及控制器、减速器、全方位轮、动力电池组、各种传感器以及操纵杆等形成的4×4电驱动方案。   实用的军用后勤平台   全方位移动平台的研制,突破了以往国内仅仅停留在小型机器人的现状,从前一些大学研制只限于足球机器人、全方位轮椅等,还未曾有过吨级可供运载和装备保障的军用平台。装甲兵工程学院紧跟世界发达国家通用装备保障搬运的潮流,盯住了军队后勤和民用工程领域的需求,今后这样的平台将应用于军舰、洞库等狭窄空间的物资和弹药的运输、装卸等领域。   例如,航空母舰等海军舰艇,空间有限,在舱室内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