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当代英雄》中日记体写作
试析《当代英雄》中日记体写作
【摘 要】日记体小说是一种特别的写作形式,《当代英雄》的后三部分利用了日记体写作,本文结合西方日记体小说的发展,分析《当代英雄》中彼乔林的日记对小说的人物形象、叙述视角和故事情节三方面的推动作用,以引起读者对《当代英雄》中日记体写作的重视。
【关键词】日记体写作;人物形象;叙述视角;故事情节
《当代英雄》为俄国诗人莱蒙托夫所写的长篇小说,小说根据主人公彼乔林的经历,由《贝拉》、《马克西姆·马克西梅奇》、《塔曼》、《梅丽公爵小姐》、《宿命论者》五部分组成,分别讲述了他不同时期的故事。作者刻意将五个部分在小说目录中的顺序和故事实际发生的顺序打乱,呈现出复杂的叙述结构,从而强迫读者阅读作品时必须加以区分才能理解小说的内涵。小说目录中的后三部分(即《塔曼》、《梅丽公爵小姐》、《宿命论者》)以彼???林的日记形式呈现,这样的安排显然是作者“蓄意”所为,对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叙述视角和故事情节都有重要意义。
一、日记体小说的发展极其特点
日记体小说伴随着小说的发展而兴起。18世纪初丹尼尔·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和塞璎儿·理查生的《帕米拉》可谓是日记体小说的初见端倪,第一部真正的日记体小说当是1777年法国作家拉蒙·恰本尼尔的《青年奥尔班历险记》,经过三个世纪的发展,日记体小说写作发展到今天已是蔚为壮观的文学现象。综合前人论述,笔者尝试总结出通常意义上日记体小说的三个显著特点。
1.内容的“真实性
日记是一种古老的叙述手法,它的存在是为了实现写作者的“私语言说”,因此真实是其首要特点。这种真实可以有两个指向,一个是针对日记的内容,一个是针对写作者写日记时的心理状态。内容上,日记是一种个人化的文体形式,普通人均可以写作,内容都贴近生活,真实可信。对应到日记体小说,这种“真实性”并非指内容与现实的绝对真实再现,而是指日记体小说植根于日记这种书写形式,它运用到小说中可以起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从而赋予小说一种虚构的真实,或者说是对现实的模仿。
作者采用日记体小说写作,小说中往往有一个生活原型或者是现实因由。《当代英雄》中彼乔林的日记很大部分跟莱蒙托夫的经历有关。据《莱蒙托夫传》记载,1837年夏天,莱蒙托夫在高加索的五峰城泉边上过了一段闲散生活,他经常参加聚会,还认识了一个有教养的医生麦耶尔,等到《当代英雄》问世,所有认识麦耶尔的人都在魏涅尔医生的形象中看出了他。后来,莱蒙托夫离开五峰城去他所属的骑兵联队,为了等候邮船,他在塔曼停留,住在一个哥萨克女人的茅屋里,这位女人把他当成秘密侦探,以为他打算追寻那些替山民运送武器的私货贩子。①这一段故事,莱蒙托夫写进了《塔曼》中,小说中的人物都可以在他那段生活里找到原型。
2.结构的流散性
日记大多是随心所欲,是意识流甚至是紊乱的,它没有观众和读者,只是写作者面对自己的私密表达,表现在日记体小说的结构上,则是不同程度的流散性。与传统小说都是围绕着一条主线来展开情节不同,日记体小说不刻意布局,大多按照主人公的心理和意识变化展开情节,有离散和无序的特点。而日记体小说不是单纯的日记,它不只是给作者一个人看,不只是像日记那样是一个绝对私密的表达空间,它需要发表,有读者阅读,这就存在着将私密空间转换为公共表达空间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小说作者通过在日记前作序或者用“编者的话”这样的做法实现转换,一方面用来说明私人日记公布于众的原因,比如作者去世,或者出版是为了澄清某些问题等,作家通过各种方法来使读者相信小说中呈现的日记是真实而不是虚构,另一方面以此来实现人称的转换,在日记文体的第一人称和他者言说的第三人称之间进行变换。比如,在《当代英雄》中,彼乔林日记的编者就反复强调因为彼乔林去世才出版其日记,并且还认为它的写作并非“为虚荣心驱使”,“确信这个对自己的弱点和恶习进行无情解剖的人是真诚的”,它比卢梭的《忏悔录》更真实可信。同时,日记的出场又将故事的讲述者从马克西梅奇变成了彼乔林,由彼乔林作为第一人称来讲述他的三段故事。于是,通过彼乔林的日记,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在塔曼这个小城的经历,以及最后沦为一个宿命论者这一个漫长过程中的复杂的心理变化,彼乔林的形象在一系列的日记展示中渐渐丰满起来。
3.内在世界的封闭性
内在世界的封闭性是日记体小说的典型特点。日记作者是孤独的,日记的形式又使读者被限制在日记本身,因此,著述人和著述形式的双重封闭有利于作者进行自我观照。日记体小说常常偏重心理探索,日记成为作者审视自我的媒介,可以反映出人物的本质特征,这无疑使得人物不至于长期依赖别人的视点而失去了自己,日记成为曲折反映主人公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如《当代英雄》中的彼乔林就在日记中写过:“这本日记就是为自己写的,因此,不管我记了些什么,将来都会成为我珍贵的记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