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富裕生心理特征及人文疏导对策.docVIP

高校富裕生心理特征及人文疏导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校富裕生心理特征及人文疏导对策

高校富裕生心理特征及人文疏导对策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贫富差距的加大已成为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在大学校园的生活中,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富裕在高校的比例近几年呈上升的趋势,它引发了校园管理和大学生教育研究的新领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现实的问题。通过对高校富裕生群体所特有的心理特征及不良行为表现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 富裕生; 心理特征; 人文疏导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5-0138-03   一、高校富裕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收入的不断增长,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贫与富的差距也越拉越大。于是,在我国的高等院校就出现了一批特殊的学生——富裕生。在此,把富裕生定义为出身富裕家庭,并有富裕行为的学生。富裕家庭参考了“小康社会十项基本标准”中的居民人均收入,对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 00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 000元的家庭为富裕家庭。①学生的富裕行为,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的消费调查,凡是消费水平为学生平均消费水平的2倍以上者,称之为富裕行为。②在这些富裕生中,有部分学生表现良好,他们虽生在富裕家庭,但并没有完全依靠家庭,他们积极上进,给自己树立远大目标,对自己要求严格,平时在集体生活中为人低调、乐于助人,他们性格开朗、思维活跃、全面发展。对于这部分富裕生,我们要抓住其特点,鼓励其发挥特长,并要及时地树立榜样,让其充分地发挥良好的带头作用。还有部分富裕生,他们穿着高档装,开着名牌车,住着豪华的房间,动不动就一掷千金,给平静的象牙塔、高等学府的殿堂带来了新的冲击和震荡。这和那些囊中羞涩、为交不上学费和为生活而犯愁的贫困生形成了贫富鲜明的对照,从而引发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给教育者们带来了诸多的思考。因此,了解富裕生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加强对富裕生的人文关怀和正确疏导,既保障他们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又能引导他们克服条件的优越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顺利地完成学业,是新时期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着重抓好的一个新课题。   二、当前高校部分富裕生的心理特征和不良行为表现   1.优越感较强,多数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和人生目标   由于一些富裕大学生从小就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在家里受到父母和亲人们的宠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吃的、用的、玩的都比同龄人好,这就让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优越感,而这种优越感在上了大学以后就更加明显,尤其是生活在贫困生众多的班级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所以富裕生大多自高自大,认为自己是社会的“上层”人物,有一种唯我独尊的思想而轻视别人,经常笑话穷学生,说人家是“老土”没见过世面,对他人不屑一顾。还有些富裕生认为自己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做后盾,找工作不成问题,或者根本不需要找工作,只要拿到毕业证、学位证,往自己的身上贴上“高等人才”的标签即可。因此,这些富裕生们不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上不努力的居多,把许多时间都用在交往、吃喝和学习无关的事物上,缺乏学习的动力,对自己的人生没有长远的规划和具体的目标。   2.炫富行为外扬,部分学生价值观错位,拜金倾向严重   由于受到家庭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富裕生产生了“金钱至上、金钱万能和有钱就能摆平任何事”的利己主义价值观,在他们心中金钱的重要性不断得到强化,道德、人格以及“求真、求知”的大学精神被淡忘甚至抛弃,金钱的拥有量成为衡量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一部分学生对学理论、学雷锋、做好事和帮助别人不感兴趣,不关心国家大事,缺少社会责任感,炫富、比富的思想严重,整天拉帮结伙热衷于吃喝玩乐,花钱大手大脚,讲排场,处处显示自己的“贵族”身份,讲究时尚,出入于各种娱乐场所,只关心自己,不关心他人,对弱者缺乏同情心,价值观错位和拜金倾向严重。   3.法律纪律观念淡薄,违纪等偶发事件频出   由于富裕生一直生活在优越的条件里,自己的一切需要家里往往都能够满足,他们习惯在家庭和学校里占有特殊的地位,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自己为所欲为,而且不希望有什么人或什么规章制度来约束自己。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校的校规校纪等有逆反心理,对于纪律的约束感到不习惯、受限制,常常做出违反校规校纪的事情,例如夜不归宿、旷课、逃学、不写作业、吸烟、酗酒、打麻将、包宿上网,甚至出现赌博和吸毒的现象。有的违反了校规校纪或是触犯了法律,还满不在乎,认为自己有钱,能摆平一切;有的考试不及格,就想通过花钱送礼的途径来解决,无形中助长了不良风气,败坏了学风、校风。特别是个别富裕生还易出现偶发恶性事故,如为女朋友争风吃醋、大打出手、动刀伤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