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好读写结合训练.doc

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好读写结合训练.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好读写结合训练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落实好“读写结合”训练 横州镇龙池小学 苏尧梅 当代语文教育专家崔峦同志指出:“在我们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但如果在一节阅读课中能将写的训练融入课堂,适时适当地让学生随文练笔,以读悟写,以写促读,这样既使学生在加强阅读理解的同时,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那将是一节多么精彩的、高效的课堂!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落实好“读写结合”的呢?经过课题组老师的实践研究,我们对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读写结合”训练做了初步探索: 一、巧抓词句,训练句式仿写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说:“孩子学说话,始于模仿”。在阅读教学中,需要恰当地运用模仿手段,巧抓课文中的有关词句,处理好由读到写的衔接,让学生以这些词句为范本教学生仿写,以有效地将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又没有增加学生的负担。 例如《伯牙绝弦》一课中: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1.学生默读全文,思考:茫茫人海,为什么伯牙独把子期当作知音?学生在文中找出了有关的句子说原因,接着教师引读: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正因为钟子期听懂了自己的琴声,所以伯牙才把子期视为 “知音”!2.在学生充分地读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想象说话:伯牙的琴声还会描绘哪些自然景物?钟子期又是如何称赞的?先让学生在四人小组里讨论交流。3.接着出示学习卡,按照课文中的句式将想到的写下来。 学习卡:根据课文例子,仿写句式。 例: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1. 伯牙鼓琴,志在 ,钟子期曰:“ ” 学生通过模仿,按照课文句式写下了这样的答案: 1. 伯牙鼓琴,志在 清风 ,钟子期曰:“ 徐徐兮若清风 。” 2.伯牙鼓琴,志在 明月 ,钟子期曰:“ 皎皎兮若明月 。” 3. 伯牙鼓琴,志在 杨柳 ,钟子期曰:“ 依依兮若杨柳 。” 4.伯牙鼓琴,志在 炊烟 ,钟子期曰:“ 袅袅兮若炊烟 。” 5. 伯牙鼓琴,志在 小鸟 ,钟子期曰:“ 喳喳兮若小鸟 。” …… 因此,高年段的阅读教学,老师要善于利用课文的示范性,捕捉精彩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句式的仿写训练,有效地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让学生在课堂上一课一得,学以致用。 二、感悟文本,进行想象补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高年段阅读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文本中有些地方是作者意犹未尽的。要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感悟文本,体会文本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这就要求老师要善于发现文本中隐藏的想象空间,深挖文本,将作者欲言又止、意犹未尽的空白处加以想象补白,那么这一环节的教学就会成为本节课的亮点。 如《老人与海鸥》一课中“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学生从句子中“亲昵”体会到老人爱海鸥就像爱自己的孩子!这时,我先让学生想想日常生活中,有谁也这样亲昵地跟你说些什么?接着,我再让学生想象一下,下面的情况老人会亲昵地对海鸥说些什么?选择其中一只海鸥,同桌互相说一说。 (课件出示:语言想象训练) ◆独脚曾经受过伤,平时它最受老人的关爱,这时老人正亲昵地跟独脚说: 。 ◆公主那可是名副其实的一位大小姐,干什么事情的时候都是不紧不慢,连吃东西的时候也是如此。老人就假装生气地跟他说: 。 设计这样的想象补白让学生写下来,既可激发学生大胆发挥想象,激发学生的创作性思维,又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老人对海鸥亲人般的深厚感情。因此,我们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个过程中,一定要挖掘文本中语言训练点,适时地让学生想象补白,就可达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效果。 三、拓展延伸,写出真情实感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抓住文中、拓展延伸点,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这样不仅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学生感情再一次得到升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教学《最后一头战象》中,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四个场景的内容,分别是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这四个场景的描写都十分感人。在学生充分品读感悟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到这是一头英勇的、怀旧的、忠诚的战象。因此,我们可以在教学的拓展延伸环节,通过小练笔的方式,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如: 小练笔1:如果你站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