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衷风格天堂——收藏家别墅生活(2009-05-18 105839).docVIP

折衷风格天堂——收藏家别墅生活(2009-05-18 105839).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折衷风格的天堂——收藏家的别墅生活(2009-05-18 10:58:39) 一对原产自威尼斯的铸铁落地灯拱卫着墙上挂着的藏品——一幅阿门迪奥·莫迪格里亚尼(Amedeo Modigliani)的肖像画。下面陈列着法国路易十五时期的丝绒家具。别墅里每一个角落都是一个精心设置的展示点。 在生活方式上,有些人喜欢精简。我年轻时认识一位音乐家,家里一点多余的东西都没有,干净到令人感到不舒适的地步。后来出国,看了现代建筑大师们的作品,才知道这是一种通过设计灌输的生活方式,极简主义,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我第一次亲眼看到的简单到接近无以复加地步的建筑是密斯·凡德洛的一个住宅作品,在芝加哥,面对一个大得像海一样的湖,碧水蓝天,无边无际。湖边有条很漂亮的沿湖公路,叫湖边大道(Lakeshore Drive)。沿大道两边都是高层公寓大楼,每家都可以看见大湖,风格从早期的新古典主义到最新的新现代主义一并俱全。其中,最不显眼,而对从事建筑的人来说最起眼的就是两栋黑色的高层公寓塔楼,那就是大师密斯·凡德洛奠定现代主义高层建筑基础的“湖边住宅”了。他在1948-l951年设计了芝加哥湖滨路860—880两栋公寓(860一880, the Lake Shore Drive Apartments,Chicago),成为全世界现代主义风格住宅的开端。这两座建筑,相互形成曲尺状相交,黑色钢铁和玻璃幕墙结构,并且采用非常工业化的工字钢来强调工业感,结构暴露,简单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个建筑体现了密斯对于减少主义和高度工业化语汇的立场,这个立场是他到美国之后逐步明朗化的。这两栋建筑同时也奠定了以后国际主义风格高层建筑经常采用的“双塔”模式。密斯的这个作品立即在美国产生了影响,SOM建筑设计事务所仿效它,设计了一系列在风格和手法上都非常接近的高层建筑,形成了潮流。住在这样的建筑里面,你都不好意思把杂七杂八的东西带回家,我去拜访过一个住在里面的朋友,他在洛杉矶的时候家里堆积如山的各种玩意和书籍,到了“湖边住宅”家里干净得我都难以想象,可见设计的力量有多大。 不过,这仅仅是少数人,一般是有比较复杂的高等教育背景的人的方式,大部分人还是喜欢家里有好多自己喜欢的东西,也喜欢家里的室内设计奢华一点。虽然现代人会说这是“艳俗”、“没有品味”,但是从我见过的几位收藏家的别墅来看,他们还是的确很享受这样的生活环境。 纽约曼哈顿的上东城是大家津津乐道的高尚住宅区,在纽约58街以北,第五大道以东,极尽奢华的地方。然而,位置相仿,和上东城隔着中央公园遥相对望的另一边——上西城,却很少会被人们提及,为什么呢?因为那里靠近纽约最大、最古老的黑人区哈莱姆,穷人多,犯罪率高,即便隔壁就是大名鼎鼎的哥伦比亚大学,富豪们还是避之唯恐不及!其实,这里的建筑大多是纽约黄金时代建造的,质量好得很,就是没有多大信心敢住下而已。 最近有位纽约重要的收藏家居然在那里建造了自己的收藏别墅,当然就成为令人侧目的新闻了。因为自己的收藏实在价值连城,收藏家不愿意暴露真实的姓名,所以,我们在这里也只能称叫他们“收藏家”。这是一对夫妇,他们收藏的历代艺术品装满了六个大仓库,数量多,而且非常珍贵。他们的藏品集中在二十世纪初期的现代艺术和“装饰艺术”风格。他们的藏品太多,自己都难得有机会欣赏,更遑谈和朋友一起鉴赏、分享。因此动了心要做一个城中的大别墅,把里面设计成为一流的展示空间,主要是作为自己的艺术博物馆,同时又可居家,又是举办晚会的场所,功能多样,也是这对夫妇对自己别墅生活的另类要求。 朋友劝他们在上西城买下一栋宏大、精致的新古典建筑,设计师是19世纪末鼎鼎有名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大师吉尔博特(C.P.H.Gilbert)。建筑外立面美轮美奂,建筑界有称之为“学院风格”(Beaux Art),也有称之为“新古典”的,是19世纪末期纽约出现的最杰出的建筑之一。但是这栋建筑荒废多年,需要下大力气才能够让它重焕光彩。于是,两夫妇就委托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工程师等专业人士进行设计和修复,希望能够令这栋古典大楼重获新生,女收藏家说我希望这栋楼在修改好了之后“自己会唱歌”。 由于主人的收藏中还有不少是现代主义设计和艺术的重要作品,波尔诺在设计家庭视听室的时候,特别用古典和现代的强烈对比,来突出这些体量不算很大的现代藏品。壁炉边红色的扶手椅及踏脚是由鲁赫尔曼(Ruhlmann)设计的。 负责主持设计的是纽约的设计师萨姆尔·波特诺( Samuel Botero)。波特诺很注意他们夫妇的收藏品,因为他知道这个别墅改造的主要目的是陈设夫妇俩人的收藏,因此建筑内部的风格与收藏品的风格应该有相通性的地方。他留意到主人的收藏品以世纪之初的“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和现代艺术类的作品为主,因此决定从世纪之初的折衷风格、“Art Deco”风

文档评论(0)

189****614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