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在身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张明 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 副院长 主任医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德精神分析治疗师培训班07年毕业 中医药在心身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张明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广义:包括心身疾病和心身障碍 范围:介于躯体疾病与神经症之间 发生率:国外10-60%,国内1/3; 心理社会因素在各种疾病发生中均有作用 心身疾病分布于各个系统,种类甚多,主要受植物神经支配的系统与器官。 心身疾病 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例如原发性高血压、溃疡病 心身障碍 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功能性障碍 例如神经性呕吐、偏头痛。 常见心身疾病的分类 1、循环系统:原法性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冠脉痉挛、心因性心律失常、心脏 焦虑症、B-受体高敏症、二尖瓣脱垂症、循环动力过度、雷诺症。 2、呼吸系统:过度换氧症、心因性哮喘、神经性咳嗽、喉头痉挛等。 3、消化系统: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症、神经性呃逆、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呕吐、神经性腹胀、直肠刺激症等。 4、内分泌代谢系统:肥胖症、糖尿病、神经性低血糖、心因性烦渴、甲亢等; 5、泌尿生殖系统:遗尿症、神经性尿频、原发性性功能障碍、生殖器痛等; 6、神经系统:偏头痛、肌紧张性头痛、慢性疲劳综合症、面肌痉挛等; 7、肌肉骨骼系统:心因性肩背痛、书写痉挛、痉挛性斜颈、颈性眩晕等。 8、妇产科:心因性闭经、假孕、经前紧张症、更年期综合症、孕妇焦虑症、产后疼痛后、扎管后综合症、原发性外阴瘙痒症等。 9、外科:手术后疼痛综合症、多手术症(Poly surgery)、整形综合症。 10、皮肤科:神经性皮炎、瘙痒症、银屑病、斑秃、多汗症、慢性湿疹、慢性荨麻诊等 11、五官科:过敏性鼻炎、咽喉异感症、眩晕症 、神经性耳鸣、耳聋、口吃等。 12、眼科:原发性青光眼、飞蚊症、眼部异物感、心因性泪溢、眼肌痉挛等。 13、口腔科:特发性舌痛、心因性牙痛、口腔异物感、异味症、心因性三叉神经痛、顳颔关节痉挛等; 14、老年科:心脑动脉硬化后认知功能改变、老年性睡眠障碍、老年性肌痛、老年性痛风、老年性尿急尿失禁、老年肥胖症等; 15、儿科:学校性哮喘、心因性拒食、神经性尿频、神经性腹痛、神经性咳嗽、遗尿症、夜惊症、口吃等。 二、中医心身医学的理论基础 天人合一 形神合一,心身合一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中医体质学说 脏腑相关理论 三、案例 时间:2009年4月 患者:男,35岁,公司职员 病史简介:中上腹隐痛,胀痛反复两年余,加剧两周,伴早饱、嗳气、泛酸、嘈杂,消瘦,空腹时明显,进食可以缓解。气候变化或情绪变化容易发作或加重。 性格内向 生活事件:半月前做的一个方案被老板否定了 诊断 诊断: 中医:胃脘痛 西医:胃溃疡(胃镜提示) 病因分析 1、气候、季节变化与疾病变化相关 2、社会环境、工作压力的影响 3、躯体疾病 4、心理特征 5、中医:五行,木;五季,春;情志,怒;五脏,肝。 6、: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木失于疏泄,横逆犯胃,气机阻塞。 中医治疗 治疗心身疾病要“先治其心,后治其身”。 心理治疗、行为矫正治疗、心理药物治疗、辨证治疗、食物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道家松静疗法、药枕及浴足疗法。 性格内向 压力承受能力不够 积极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善于表达、舒缓压力,对疾病改善有益。 刚柔辩证说 肝疏泄太过与不及引起的机体刚柔的不能相济,表现为气血阴阳的失调。 肝疏泄太过而致刚证者用柔肝法,抑制其疏泄;肝疏泄不及而致柔证者,用刚法以疏肝,增强其疏泄,即《内经》所说:“用辛补之,用酸泻之。”逐渐形成了心身疾病刚柔辨证论治假说。 中药治疗 疏肝理气,“治肝可以安胃” 处方:柴胡疏肝散 用药:柴胡、芍药、川芎、香附等 中医防治心身疾病的优势 理论的优势,如“天人合一”、 “形神合一”、“心身并治”等理论。 积累了大量治疗心身疾病的有效方剂和非药物疗法,例如,心理疗法和行为疗法。 中医在治疗心身疾病方面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价格低廉,受到心身疾病患者的广泛欢迎。 * *
文档评论(0)